摘要:科學課程的中心環節是探究,探究發端于問題。能否有效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科學課程改革的成敗。李政道博士說過一句很深刻的話:“中國古代講究做‘學問’,而現在的學生,卻是在做‘學答’。”在現代社會的教學中,有好多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主動地進行,不能提出問題,本文針對這一現象進行初步分析,并提出應對方法。
關鍵詞:提出問題;轉變觀念;培養
一、為什么要有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必要手段之一。通過提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對比、分析、綜合和概括,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下面從三個方面來探討這一問題。
1.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最好的信息反饋方式
通過提問所接收到的語言反饋信息,與其他形式的反饋信息相比具有準確性、具體性、即時性和簡潔性。它可以使教師當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及時地調控教學程序,改變教學策略,使學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2. 提問可以讓學生發現學習上存在的問題
對于一些重要概念,一般水平的學生往往以為自己能復述就算懂了,其實不然。教師在課堂上要針對概念提出一些題意明確清楚的實際問題,誘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克服盲目的自滿情緒,這樣對提高學習效率、突破教學難點很有用。
3. 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腦中只有一個學習興奮中心,聽課效果就比較理想。學生在答問時精力集中,而在聽講時有時散漫。教師光靠靜講、維持課堂紀律來保證學生的注意力是達不到要求的,而應以授課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用一個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問號”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把學生的思維鉗住,激發學習興趣,賦予學習動機,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現狀及分析
根據目前教育的普遍情況,絕大部分學生基本上提不出問題。課改的深入使得科學探究已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方式,據筆者了解,科學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說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已大大影響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什么原因使得學生不肯、不會提問呢?一般有下列三種原因:
1. 學生就是有問題也不肯提出來,特別是好同學
學生普遍有這樣的想法:我提出的問題會不會被同學們恥笑;我講不清楚,老師會不會批評我;別人不提問我也不提……
2. 學生沒有提問題的習慣,也不知道如何提出問題
由于長期應試教育的熏陶,學生已習慣于等著教師告訴答案,缺乏提問題的能力和習慣。
3. 教師自身的因素
不重視;不知道怎么做;怕浪費時間;認為學生沒有這個能力……
三、如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1. 從學生的心理入手,讓學生敢于提問
學生只有認識到提出問題對人發展的重要性,從要我問到我要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才會得到內在推動。
(1)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教材適時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著名科學家敢于提出問題、勇攀科學高峰的事例。通過這些事6b310a574708f488dba3b0523853e328例,可以促使學生敢于質疑、善于提問、敢于挑戰權威,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的奧秘,成為自覺的學習者。
(2)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需要勇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良好的質疑氛圍,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和勇氣。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大膽地懷疑,提出自己的問題。
(3)讓學生學會對所學內容提出質疑。教師要教育學生對各種權威不盲從,大膽質疑,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看法。要養成愛問“為什么”的習慣,用疑問的眼光看待各種現象,探究我們不知道的自然規律。
2. 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愿問
(1)從課本插圖提出問題。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細微處并比較與日常的不同,再提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2)從日常生活中提出問題。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與學生息息相關,這些現象天天呈現在學生面前,他們已習以為常。教師如果能夠引導提醒學生關注這個大自然,必然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和無窮求知欲。
(3)通過自身體驗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做實驗或參加活動、比賽,由于親身體驗,感受很深,學生也樂意提出問題。比如物理課上講壓強時,讓一男一女兩個同學比賽頂棍子,由于女同學頂的一端粗,女同學贏了。接著教師提出問題:女同學為什么能贏男同學?通過分析發現輸贏不僅跟力有關,而且與受壓的面積有關。
3. 教會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會問
一個平庸的教師只會奉送真理,而一個優秀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的方法。因此,學生只有掌握了發現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才能從平常中看出異常,從普遍中發現特殊,從而不斷地發現問題。
(1)掌握提出問題的一般方法。碰到某個現象,一般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為什么?怎樣?如果條件變了將怎樣?是什么?
(2)及時點評學生提出的問題。由于學生的差異,他們提出的問題參差不齊,有的層次比較低,有的比較有價值。因此教師應該以鼓勵為主,承認學生有差異,但是并不是不加評論,應有價值導向,讓學生明確哪個問題更有價值。最后進行小結,讓學生體會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鼓勵學生相互提問題。學生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學面前提問題,但跟他同桌就不同了。在下課前5分鐘,教師可讓學生根據本課內容相互提問。如還有不懂,再在全班同學面前提出來,往往會有意外的驚喜。
總之,培養學生會提問題的能力,是促進個體認知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之一。因此,我們廣大教師要共同努力,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爭論的精神,逐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教師的課堂提問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斷實踐、不斷摸索,就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充分發揮提問的教學功能。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