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語言是傳授數學知識,鍛煉數學思維的工具。數學教師要運用數學符號語言、圖像語言、文字和口頭語言,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精心設計的教學過程呈現給學生,用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講解,使數學知識成為看得見的“形象”,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規律的真理性、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啟迪其思維,培養其智能。對于數學語言教學,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幾點看法。
一、加強數學語言詞匯意義的理解和運用意識教學
由于數學語言的準確性特點,當一個學生閱讀理解一段數學文字如一個概念、定理或其證明時,必須了解其中出現的每個數學術語和每個數學符號的準確含義,不能忽視或略去任何一個不理解的數學詞匯。在數學語言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數學語言詞匯內涵的揭示,尤其是最具數學特性的數學符號語言和圖表語言。教學中既要注意語義解釋,又要注意句法分析,強調數學語言的形式與所表達內容的正確聯系,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不僅僅注重揭示解題方法和得出結果,同時也要從應用數學語言的角度去找原因。
二、加強數學閱讀指導,強化口語能力
學生僅靠課堂上聽教師的講授是難以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數學語言系統的,只有通過閱讀,做好與標準數學語言的交流,才能規范自己的數學語言,增強數學語言的理解力,從而建立起良好的數學語言系統,提高數學語言的表達和交流能力。為此,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說數學和讀數學的機會,將學生閱讀教材能力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三、提高數學語言的趣味性、通俗性及學習的審美情趣
數學語言中的術語,往往是抽象、難懂的,有時候只從數學的內容中作解釋,并不能增加這些術語或概念在學生意識中的清晰度。數學語言中所蘊涵的思想,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有密切的聯系,用生活中的例子作類比,會變抽象為形象,提高教學效果。由于作為學習主體的個體,身心特性天然地具有一種趨美沖動,所以在學習中不斷展示學科美,體驗美的感受,對提高學習效率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數學學習中,數學帶給學習者的絕不只是冰冷的符號,而應當是一個有著各種新穎獨特的美點綴成的五彩繽紛的萬花筒。數學語言學習應充分展現數學圖表語言的對稱美、動態美,數學符號語言的簡潔美、優雅美,讓學生感悟數學語言系統的內在美,獲得審美情趣。
四、注意數學語言符號和圖形語言的引入步伐
數學符號語言是最具數學特征的語言,在數學符號語言教學中,要注意符號引入的必要性和自然性。新的數學符號引入之前要注意創設一種“自然”“必要”的情境,引入之后,還應讓學生體會其優越性。從最簡單的字母表示數開始,從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開始,不斷向學生展示符號語言、圖形語言所具有的優越性。
總之,學習數學的過程也就是數學語言不斷內化、不斷形成、不斷運用的過程。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語言,使課堂教學顯得輕松愉快又引人入勝,這樣才能增強教育教學效果,提高教育質量。
(唐山市豐南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