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在《英語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指出,高中英語教學應該著重加強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口語教學、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已經成為高中英語教學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英語;情景交際;素質教育
隨著高考對情景交際的要求不斷提高,英語教師必須時刻注意和認真考慮對學生的情景交際能力的訓練,這不僅是為了提高他們的高考應試水平,更是為了增強他們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一、高中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英語教學以注重語言結構分析及操練為主,主要進行的是單一的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對語言的社會文化背景及運用語言的能力不太重視,忽視口語和聽力的訓練,造成了一代學生的英語“聾啞癥”——聽不懂,說不出。隨著新課改的提出,英語口語教學才逐漸得到了重視。但從總體上來看,高中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仍未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況,令人擔憂。細加探究,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
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中被加以使用的。在中國,英語作為一門外來的語言,自然缺少現實、鮮活的語言環境。在中學階段,這種環境一般主要出現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而由于目前我們的高中課堂班級學生人數通常較多,客觀上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很難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無法形成良好的語言環境。
2. 不重視英語口語的教學與訓練
由于目前我國的中考和高考,都沒有將英語口試成績作為錄取的必要條件,所以無論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認為英語口語訓練不重要,教師在課堂上很少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教材中的一些本來是用來進行口語能力訓練的會話練習和聽力材料都被當做閱讀材料來處理。
3. 心理障礙的影響
由于缺乏口語的訓練,許多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基本功都較差,因此他們在學習口語時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他們害怕說英語,不敢張口,害怕出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長此以往形成了越怕越不敢說,越不說就越不會說,導致惡性循環。
4. 口語訓練形式單一
有的教師懂得英語口語教學與訓練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教學活動過程中,不能有效地創造性地把握和利用教材,只會照本宣科,以本為本。在內容上不會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主動設計一些新的喜聞樂見的活動去激發學生“說”的興趣;在形式上通常采取以背誦或一問一答的形式為主,缺少新意。這種單一的學習活動形式,怎么可能引起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特別是口語練習的興趣?
二、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
1. 培養聽力,提高中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亞歷山大說:“掌握一種語言,首先是聽懂,聽懂的比重占90%。能聽懂你才覺得舒服,聽不懂就覺得不自在。”教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創設英語情境,盡量用英語教學,使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里完全置身于一種良好的英語環境中,發揮學生聽力的潛能,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利用自己掌握的語言知識去聽。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教學,利用錄音機、投影、電腦及自制的課件等來播放課文錄音,使學生身臨其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這樣培養學生的聽力,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英語和培養他們直接用英語表達思維的能力,提高交際能力。
2. 重視口語的教學與訓練,幫助學生克服口語學習的心理障礙
作為高中英語教師,首先必須要在思想上對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真正做到在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常用英語和學生交流,才能使學生的口語訓練落到實處而不流于形式,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創設各種情境和話題啟發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其次,教師對于那些不敢開口的學生,要想方設法幫他們克服“怕說錯”的情緒,樹立敢說、能說、要說的信心。心理學研究發現:進入高中后,學生的自我中心感更強,他們一直覺得自己是別人注意的中心,這就使他們產生了一種經常受到他人監視的感覺,從而不大愿意拋頭露面,在英語學習中就會出現多讀多寫而不愿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訓練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在課外實踐中讓學生先嘗試做self-talking 練習。Self talking,即自己跟自己用英語交流,它有利于克服羞于開口的心理,是對課堂口語訓練的有益補充。
當然,為了幫助他們提高英語口語表達的基本功,進一步增強他們“說”的信心,教師還應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聽英語錄音、英語廣播,觀看英文電影,欣賞英文歌曲,收看英語新聞等,創造一切有利于英語口語學習的語言環境。這樣,學生開口的機會越多,語感就越好,膽子也就越大,語言交際能力也就越強。
3. 開辟第二課堂,使學生在課外學習實踐中加強口語訓練
網絡的普及,讓學生能直接接觸大量英語原文材料。為此,我鼓勵學生都做有心人,在廣泛涉獵閱讀的過程中,碰到新穎的用法、活潑的短語,都馬上記下來,反復揣摩,以備日后活學活用。比如,以前只知道water(水)是做名詞用,當我第一次看到“Please water the plant”這樣的用法時,不禁感嘆英語語言的靈活豐富,更激發了我學習英語的好奇心。其實,這樣生動靈活的表達在英語中比比皆是。“Don’t copy me(別模仿我)”“Put your car in park(把車停在停車檔)”“No pain,no gain(不勞無獲)”“ See you around(再見)”“Hands in hands(手拉手)”等。
養成平日留心積累的習慣,就能積少成多。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表達能力提高了,無論是書面還是口語,不再是貧乏單調,捉襟見肘。
世界現代外語教學已經進入交際時代,交際教學的完善和圓滿尚須我們付出長期的努力。但無論如何,交際教學的核心思想強調外語教學的交際性目的、過程和歸宿卻已深入人心,所以,交際教學是一個促使語言教學回歸大自然的良好途徑。
(信陽市第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