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講魯迅的小說《祝福》的時候,為了讓學生了解小說的背景,我特地組織學生看了電影《祝福》的片斷,想以此激起學生對罪惡的封建社會的痛恨,對受封建禮教殘害的犧牲品祥林嫂的同情。但是,令我非常吃驚的是,學生在課下竟以祥林嫂為取笑的對象,競相以洋腔怪調來表演祥林嫂向別人敘述阿毛被吃的片斷,每當有一個學生表演完,教室里都會麻木不仁地爆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這笑聲讓我感到震撼,看來我們今后的教學中很有必要加大情感教育的力度,否則,我們將培養出魯迅筆下看客的形象。下面談一下我對情感教育的一些想法。
一、教師要成為高尚情感的表率和引導者
學校是塑造學生的天地,課堂是感化學生的舞臺,教師是影響學生的楷模。學生的模仿力很強,特別是教師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正人先正己,要想使學生有著健康、正確、積極的情感,教師首先就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著對真善美、假惡丑的正確態度,讓學生知道對什么樣的事情持什么態度,給予什么樣的情感,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我就精選了一些舍己救人,與死神頑強抗爭的事例講給學生,讓他們感悟人性的善良、生命力的頑強。并且我還給災區的學生寫信、捐款,帶動學生以合適的方式給災區的學生送去一份溫暖和關愛,幫助災區的學生戰勝困難。通過這些做法,讓學生學會了關愛他人,知道了生命的珍貴,培養了他們高尚的品質。
二、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語文不僅是一門工具課,更是一門人文課。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從而感化學生,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洗滌,精神得到凈化。語文課有著育人的優勢,它的語言精美,內容豐富,飽含哲理,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無聲的語言勝似千萬句的說教。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課本為載體,利用豐富多彩的課文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比如通過學習《祝福》可讓學生學會對弱者的同情,對萬惡舊制度的痛恨;通過學習《我與地壇》可讓學生學會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母愛的感恩;通過學習《提醒幸福》可讓學生學會把握當今的幸福生活,正確對待人生中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困難;通過學習《小狗包弟》,可讓學生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那份真情,那份和諧。
三、通過寫作文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
作文是學生內心世界的真實反映,是學生心靈的獨白。作文的標準和規范往往要求學生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要求學生要有高尚的靈魂和精神世界,在寫作文時,學生在自覺不自覺中就會把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到符合社會標準的高度,對人生、對世界有著正確的態度、正確的認識。比如,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有打罵人、不誠實、不講衛生、偷盜、冷漠無情、自私、欺負弱寡等不良現象的存在。但在寫作文中,學生也知道上述種種行為是錯誤的,是不符合社會要求的,他們也會對此進行譴責和鞭撻。雖然學生不會在現實生活中成為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但是,至少他們會認識到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久而久之,學生的精神世界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情感就會變得高尚起來。
四、通過活動給學生提供培養高尚情感的舞臺
高尚的情感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檢驗和鞏固,我們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舉辦演講比賽、詩歌朗誦、辯論會等形式讓學生來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比如,通過愛國演講比賽、詩歌朗誦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通過辯論會可以讓學生明事理、知美丑。此外,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幫助孤寡老人、給貧困學生送溫暖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關愛他人的快樂。
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方法、途徑還很多,讓我們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崇高的精神,給人類的精神世界增添一抹暖色。
(新安縣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