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近幾年的入學測試、調查統計結果的分析,闡述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方法就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觀點,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列舉了用幽默包裝數學課堂語言、創設問題情境、適當安排數學實驗課、注重實用性教學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學習興趣
根據近幾年的入學測試、調查統計,約15%的學生數學基礎較好或尚好、約45%的學生存在明顯的缺陷或不足、約40%的學生缺乏起碼的數學基礎知識與數學學習能力。其間的差距實在令人吃驚,且差距每年都有擴大的趨勢。與巨大基礎差異相對應的是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及認識水平之間的差異,很多同學望而生畏,怯而止步,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多數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不強、興趣不濃、信心不足、畏懼心理嚴重,給學校管理和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要改變這一狀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有經常性的成功體驗。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談本人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用幽默包裝數學課堂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可從數學課堂語言開始,在力求準確、通俗易懂的同時,用幽默來包裝的語言能使學生心情舒暢,給學生以足夠的心理安全感。教學中巧妙運用幽默、比喻可使課堂變得風趣、詼諧,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從而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例如在學集合的概念的時候,很多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概念,不知哪些對象可構成集合,教師可以引問:“‘全世界的胖子’能組成一個集合嗎?”學生會用疑惑的眼光看著老師。這時可接著問:“你們看我胖嗎?”此時學生恍然大悟,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的變化有著無窮的魅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采用親切的語調、及時的鼓勵,來激發學生參與意識的形成,讓學生克服自卑感,提高學習興趣。教師要把課本知識講得生動有趣,就要不斷發掘有趣的題材,努力把枯燥的數學變成有趣的數學游戲,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在等比數列前n項和的教學中,引入棋盤上的麥粒的故事:相傳古代印度國王舍罕要褒賞他的聰明能干的宰相達依爾(國際象棋發明者),問他需要什么?達依爾回答說:“國王只要在國際象棋棋盤的棋盤第一格子上放一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兩粒,第三個格子里放四粒,以后按此比例每一格加一倍,一直放到第64格(國際象棋盤是8×8=64格),我就感恩不盡,其他我什么也不要了。”國王想:“這還不容易!”于是讓人扛來一袋小麥,但不到一會兒全用沒了,再來一袋很快又沒有了,結果全印度的糧食都用完還不夠。國王奇怪,怎么也算不清這筆賬。后來經過計算,印度近幾十年生產的所有麥子加起來也不夠,這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呢?學生聽后,會迫不及待地探究如何求,需要給達依爾多少顆麥粒?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讓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去學習。
三、注重實用性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數學論認為:數學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數學教育寓于生活實際。教師要從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加強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系,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欲,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并運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例如在講數列的應用時,可用計算機進行銀行住房按揭中的月付金額計算。
四、 適當安排數學實驗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要適當地實施實驗教學,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培養的要求。實驗教學是對傳統數學教學的發展和充實,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索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一種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較好的教育模式。通過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和實踐,引導學生從直觀現象到發現、思考、猜測、歸納,從而使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理解數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探究、開拓、創新的精神。
例已知動點P在直線上運動,H是軸上的一個定點,試求△OHP的內心E的軌跡?
設計思路:利用教學軟件建立直角坐標系,在軸上取一個點H,作軸的平行線,在直線上取一點P,連接O、P、H成三角形,并且作出該三角形的內心E。
設計動畫,讓P點在直線上運動,跟蹤E點的軌跡。
操作實踐:(1)在直線在拖動點P,觀察軌跡變化;(2)在軸上拖動點H,觀察軌跡變化。
學生通過上機實踐,首先發現E點的軌跡是拋物線的一段,在第二步操作實踐后發現軌跡還可能是線段。觀察的結果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于是他們主動進行理論推導,分析圖像形成的原因,檢驗實驗的結果。此時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進一步探索軌跡的變式,比如求三角形的重心軌變、外心軌跡,讓P點在其他曲線上運動,求解相應的軌跡。讓學生選擇一種變式,繼續做數學實驗,觀察圖形的變化,并用數學知識進行邏輯論證,培養學生的探究、開拓、創新精神。
五、改進內容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各種原因,如今大部分中職學校數學課的教學課時被大量擠壓,完全不夠時間去完成“體系完整,應試內容偏多,應用性不強”這一整套完整數學體系課程的教學,只能在兼顧學生的能力特點的基礎上,突出實用性,夠用為度進行選材。內容少而精這是教師要做的首要工作,但是做好了這個工作并不是萬事大吉,如果還是粉筆加黑板進行教學,學生有可能同樣不接受你的教學。因此教師應把教學演示搬到多媒體教室和電子計算機房去,向學生展示數學和電子計算機結合的無窮魅力,通過實驗演示和學生的親身實驗操作,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數學的教學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采取靈活的方法,緊緊圍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進行教學,才能充分提高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