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需要興趣。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更需要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呢?
一、和諧、融洽師生關系
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敬的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同一個目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教師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從內心感到老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學生才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二、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己當做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學生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了英語學習,從而導致“兩極分化”,教學質量不佳。
課堂環境如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就在于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儀表要灑脫,精神要飽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范、漂亮等。為了淡化傳統教學給人們的印象,要“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一堂課,始終要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
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鞏ZtVnb11M3kvqvaVDpZMThw==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如初學、鞏固和復習,就不能用一樣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付出心血,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追求。在課堂教學中,把死教材活用, 學生學得興趣濃,用的機會多,效果必然好。
四、課內外相結合
外語教學應主要放在課內,向45分鐘要質量。但要學好英語光靠每周幾次英語課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要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但這種話動,不應是課內教學的繼續,也不應是無組織的放任自流。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同學,進行適當地組織。
總之,教師只有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由“要我學英語”變為“我要學英語”,才能為他們今后學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大連池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