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學籃球課上,選擇運用游戲教學,必須講究科學和藝術,既要有明確的指向性、針對性,同時還要注意時機,找準切入點,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實現課的教學目標服務。
一、籃球游戲三例
1. 運球繞障礙投籃接力
通過運球繞障礙投籃接力比賽,提高學生控制球的能力,進一步掌握跑動中投籃的正確技術,提高投籃的命中率,發展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活動能力,培養集體觀念。
(1)比賽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縱隊站在籃球場端線后,教師發令后各隊排頭隊員向對面繞障礙運球投籃,投進后再運球回本隊,將球交給下一名隊員繼續運球,依次進行比寒,以先結束的隊為勝。
(2)比賽規則:①運球不得持球走兩步以上,不能兩次運球,犯規者回到起點重新開始運球。②投籃一次不中可連續投籃,直到投中方可運球返回。
(3)教學建議:①直線運球練習:將學生分成兩隊,分別站在端線外,排頭向前直線運球,至中線再往回運,然后交給第二人,依次進行。②運球投籃練習:將學生分成兩隊,分別在中圈兩側異向站立,排頭運球投籃,投進后運回交給第二人,依次進行。③同上練習,學生站于端線外,分別向對面繞障礙運球投籃練習。④組織兩隊比賽。賽前提出要求和講清規則,賽后針對比賽情況宣布比賽結果并講評。
2. 運球急停傳球接力
通過運球、傳球比賽,幫助學生掌握運球方法,進一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和傳、接球的動作質量,練習運球急停轉身的方法,發展靈敏素質和動作的協調性,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1)比賽方法:在場內畫一直線,將學生分成四組,分別縱隊站在直線后,每組前距直線5米處放一個呼啦圈。教師發令后,各組排頭向前運球,到圈內急停轉身,將球回傳給本組第二名隊員,從旁跑回站到本組排尾,第二名隊員接球后繼續進行運球、傳球比賽。
(2)比賽規則:①運球者不得犯規,違者回到起點重新開始運球。②運球者必須在圈內轉身傳球,不得踩圈,接球者接球時腳不能踩線,違者從傳接球開始重做。
(3)教學建議:①學生運球練習。②運球急停練習:在前方5米處畫一個圓,學生運球至圓內急停,然后再繼續向前運5米。依次進行。③運球急停轉身練習:同上方法,運球至圓內急停轉身,再運回來,依次進行。④運球急停轉身傳球練習:學生運球至前方5米處圓內做急停轉身,將球回傳,自己從旁邊慢跑回本隊,依次進行。⑤組織各組進行比賽,并進行賽后講評。
3. 投活動籃
通過投活動籃比賽,使學生改進傳、接球與運球技術,提高運球與傳、接球相結合的實際運用能力,培養進攻與防守意識以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發展學生的應變能力與靈敏等身體素質。
(1)比賽方法:畫一個長16米、寬10米的長方形場地,中間畫一條中線,在兩端線前正中各畫一個直徑2米的圓。將學生分成兩隊,各隊選出一名隊長站在對面半場的圓內,其余學生分成前鋒和后衛若干人,分別站在對方半場和本方半場內。比賽開始,各隊前鋒出一人在中線跳球,獲球的隊可通過傳球、運球組織進攻,設法將球傳給本隊隊長。隊長每接到一球得1分,另一隊在本隊端線后發球繼續比賽。到規定比賽時間的一半時(如比賽規定為4分鐘,則到2分鐘為上半時結束,)稍微休息后兩隊交換場地再從中線跳球開始下半場比賽。最后以得分多的隊為勝。
(2)比賽規則:①運球不得犯規,不能推、拉、打、抱對方隊員 ,不得用腳踢球。違者由對方隊員在犯規地點附近發界外球。②雙方前鋒與后衛不得越過中線,不得進入圓圈,“活動籃”不得出圈。違者由對方從邊線發界外球。
(3)教學建議:①學生2人一球行進中運球、傳接球練習。②學生4人一組 ,2人傳球,另2人搶斷球,可以運球,但不能抱球跑,練習傳接球和防守。③學生3~4人一組,與另一組的3~4人進行半場運球、傳接球、投籃對抗練習。④組織學生進行比賽。賽前講清規則和記分方法,賽后針對比賽情況進行講評。
二、運用籃球游戲教學的注意事項
在運用籃球游戲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應根據主教材的內容及學生年齡、生理、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基本技術的掌握程度來選擇游戲。
(2)運用時機的掌握。籃球游戲教學應安排在主教材或某項技術學習完之后進行;游戲比賽應安排在課時的后半段進行。
(3)游戲前教師要認真做好場地器材的布置及檢查,防止安全事故發生。在游戲比賽時要注意雙方實力的均衡,使比賽更緊張激烈,使課堂氣氛更活躍。
(4)講解游戲方法要做到簡明扼要,對游戲規則及安全注意事項要特別講清楚,可以先示范后講解,也可以邊講解邊示范。
(5)在教學中要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以便形成正確技術的動力定型,同時要抓住適當時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6)嚴格按照規則執行裁判工作。裁判員由教師擔任,也可以由學生擔任,以培養他們的獨立工作能力。
(7)游戲結束后,教師應及時進行總結、反思,公正地評定游戲比賽結果,做到獎罰分明。
(莆田市秀嶼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