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是音樂的脈搏,音樂沒有節奏就失去了表達音樂思維的能力。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好恰當的教學方法,認真、嚴肅且充滿活力地上好音樂課,能使學生有較高的情緒,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音樂課堂學習當中來。在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措施控制節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以達到音樂教學的良好效果。
一、根據內容訓練節奏
中學音樂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從宏觀上看,有唱歌、音樂知識、視唱練耳和音樂欣賞等幾個部分。再具體說,每一部分又都有各自多樣的教材內容。例如歌唱部分,既有創作歌曲又有民歌;既有獨唱、齊唱,又有輪唱、合唱等。在以上內容的難點處,應使節奏張弛適中,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來模仿、理解。如進行節奏聽音訓練時,開始學生對音值的長短掌握有些困難,教師要花一定的時間反復彈奏、練習,讓學生辨別。又如音準的辨別比音符時值辨別更困難,所花的訓練時間就更多。在進行復習時,為了使學生掌握技能技巧,需要反復訓練,節奏則要求適中。實踐告訴我們,要上好一節音樂課,單單運用幾種教學方法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課堂布局上進行周密的思考,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有效地控制教學過程中的節奏。
二、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訓練節奏
教師要提前背好課,設計好教學場景,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訓練課堂的節奏。如在講唱歌的姿勢時,發現學生的姿勢不符合要求,跟不上進度時,就應該放慢節奏,糾正姿勢,使學生掌握基本要領。如發現學生已經緊張到瀕于疲憊或情緒開始厭倦時,教師要調整一下節奏并改變練習手段及練習難度;如發現學生已經掌握了要領,教師則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練習,如視唱比賽、聽音比賽等,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至于音樂欣賞方面的知識傳授,雖不能結合演唱方面的技能技巧訓練,但對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根據音樂課的節奏訓練,我們在教學中就可以把音樂知識的講解貫穿于唱歌中。
三、利用現有條件訓練節奏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來訓練音樂課中的節奏。如教授節奏節拍聽覺訓練時,可利用小節拍器,也可利用電子琴樂間節拍器部分。為了訓練課堂節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將以上方法穿插起來,結合興趣活動一起進行。教師要挖掘學校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現有條件,創造性地組織好教學,將教材安排得當,增加學生的練習機會。
四、教師的情緒控制訓練節奏
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環境都會使教師的精神狀態、熱情程度有所不同。教師應根據當時對音樂內容的靈感閃現,創造性地進行即興發揮,用熱情洋溢、富有感染力的情緒影響學生,進行節奏訓練。
總之,音樂課教學的節奏,會給學生的音樂活動以內在的刺激力量,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愉悅情感。較歡快的節奏可使課堂教學內容充實,能增加學生的練習機會與次數,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唐山市豐南區小集鎮輝坨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