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課堂教學有了更為豐富的手段和各種創新的模式。在多媒體與網絡教學的應用下,學生逐漸成為學習的主人。利用多媒體制作的課件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學生通過主動的互動點擊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與信息,學生的思維被更合理地激發,教與學的過程被更完美地融合。另外,在課堂中將網絡技術運用于教學,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節約課前的準備與部署時間,為教學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信息的補充。因此,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應用,必將使傳統教育方式發生深刻的變革,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對實現素質教育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一、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作用
1. 利用網絡技術,建立創新學習氛圍
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教學應用,其核心是發揮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原理、技巧和方法,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情況,將傳統的教學知識信息轉化為依托信息技術的教學組織體系,運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靈活性、擴展性、生動性、形象性、管理性等特點,構建多維的信息空間,來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目標。多媒體和網絡的靈活融合,可以實現全方位的立體教學空間,從而產生新型的思維靈感和創造空間。這種充滿創造性的學習氛圍,比之傳統的教學形式,具有更大的媒體優越性和發展的潛力。
2. 全面調動感官,充分吸收教學信息
多媒體課件基于不同的網絡架構,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知識源。一般情況下,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三種不同的感知行為來獲取知識與信息,而多媒體課件可以在這個基礎上,使知識的傳播更加靈活、形象、直觀。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首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可以適應不同學生在學習行為上的差異,有利于學習效率的全面提高;第三,基于網絡的多媒體以文字、音頻、視頻、圖像等表現形式,克服了以往學生單一形式吸收知識的缺陷,能夠充分發揮每個感官的作用,互動的界面以及良好的操作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 構建溝通橋梁,實現信息雙向傳遞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樞紐地位,按照教學大綱向學生教授知識和傳遞信息,其信息的傳送方向是單向的,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無法很好地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和反饋。因此,教師要全面地了解學生,準確地了解學生理解知識的個體差異,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基于網絡的多媒體課件,通過教師計算機(服務器)、學生計算機(客戶端),可以實現學生與計算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教師的交流,甚至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通過計算機收集學生學習的信息,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和學習程度,并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性進行個別輔導和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自己滿意的學習效果,實現教學信息的雙向化。
4. 挖掘思維空間,提高抽象感悟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并沒有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培養,而主要通過文字、語言形成的信息來表現各種不同的數據。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面臨新的知識結構和領域,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要求,而基于網絡的多媒體教學模式為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挖掘和培養提供了一種良好的方法與環境。將基于網絡的多媒體技術引入教學過程,學生可以全身心進入視覺、聽覺與觸覺等感官同時感悟的狀態,可以將自己的抽象思維與具體的形象思維有機融合,形成全面參與教學過程立體空間動態模式,克服了以往抽象思維培養的瓶頸,使教學過程更加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從而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和更高的學習效率。
二、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環境的構建
結合目前校園網絡的實際情況,在充分利用網絡硬件、實現較好教學效果的目標下,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環境教學可以采用目前流行的B/S架構方式。下面,我就簡要闡述B/S架構的實現過程。
1. 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環境
該環境由教師計算機、學生計算機和網絡硬件組成。
2. 服務器端
作為B/S架構的核心部分,S(Server)端由教師計算機實現。操作系統可以選擇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或者 Windows XP Professional,因為這兩個操作系統都內置了IIS組件,因此無需安裝如Windows 2000 Server 或Windows 2003 Server等專用服務器操作系統。
在教師計算機上配置IIS過程如下(以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為例):
(1)在控制面板中安裝Internet 信息服務(IIS)組件。
(2)在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中打開IIS,右擊默認網站并選擇屬性,并做如下設置:選擇IP地址(根據不同網絡環境會有差異);根據首頁文件的擴展名選擇或添加相應文件。至此教師計算機設置完畢,該計算機已具有IIS服務器的特征。
3. 客戶端
作為B/S的客戶端,B(Browser)端由學生機組成。這些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不限,唯一條件是具有瀏覽器并保持相同的版本,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或以上版本。學生機訪問教師機的方法很簡單,只需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http://教師計算機IP地址”或者“http://教師計算機名稱”即可。
三、多媒體和網絡教學課件的注意點
1. 制作多媒體和網絡教學課件的注意點
在制作多媒體和網絡教學課件的時候,首先要堅持以教學內容為準繩,應了解課件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學,而是用于輔助教學的手段之一;其次,多媒體和網絡教學課件應圍繞學生進行制作,不能完全照搬課本,應以提高學生興趣為重點;再次,應根據實際網絡狀況和帶寬來制作課件,使課件在Web工作模式下取得最好的效果。
2. 制作多媒體和網絡教學課件的簡要過程
(1)選擇Web制作工具。可以選擇目前流行的FrotPage 2000/2003進行制作,比較適合初學者使用。
(2)搜集素材。可以通過互聯網、現有教學資源中找尋需要的素材,也可以自己用數碼相機或數碼攝像機捕獲素材源,然后根據需要用PhotoShop、MovieMake等軟件進行加工。特效素材可以使用Flash、3D MAX、JavaScript等實現,這類工具與方法種類豐富、應用面廣。
(3)明確課件結構。以《Word 文字編排》章節為例,確定如下課堂結構:交流討論/結構感知/整體感受/細節揣摩/音頻視頻/整體感知。
(4)開始制作。制作主要分以下三個部分:①基本模塊制作,主要以靜態網頁為主;②視頻流播放問題。多媒體課件經常會運用到很多大容量的音頻、視頻文件,在多人并行訪問時會占用很多帶寬,導致視頻播放質量下降,因此需要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將大容量文件進行壓縮;③交流討論動態模塊制作。動態模塊的制作涉及到網站與數據庫編程的基礎知識,Windows XP Professional中的IIS目前支持ASP語言,后臺數據使用ACCESS小型數據庫即可。動態模塊與數據庫設計可以實現基于課件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討論的結果可以在日后進行分析研究,課上沒有時間回答的學生的問題可以存儲在數據庫中,在課后對學生進行啟發或指導。
四、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的思考
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層出不窮,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的應用,理論建設與實踐應用同樣重要,因此應該改變目前重實踐、輕理論的現狀,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愉悅和便利中靜下心來,研究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產生的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上的變革,研究傳統教學的原理、模式和經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是新型技術,只有在充分了解現在教學概念與體系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發揮這種新型技術的優勢,才能更好地進行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的規劃與設計,從而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實現素質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阜寧縣教師進修學校/阜寧縣第二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