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有比喻論證、反向論證、對比論證等。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正確運用舉例論證呢?
一、列舉事例論證,要做到有理有據
所謂舉例論證,就是通過列舉具體實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論證時所列舉的事例必須典型,敘述要簡潔明了,高度概括;所敘述事例的重點部分要突出;敘事之后,要有精當的分析論述,做到擺事實和講道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考場作文《幸福之花,開在感恩枝頭》。為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六出祁山,巧計破敵軍,為劉備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諸葛亮用畢生的精力向后人詮釋了感恩的真諦,他用感恩成就了自己、感動了后人。為論述“感恩”這一話題,作者列舉了諸葛亮的許多事例,并且分析了他的感恩之舉,以及后人對他的高度評價。通過正確運用舉例論證,可有理有據地說明“因為懂得感恩,世界才會如此美麗”的道理。
二、借助事實論據,要緊密聯系觀點
借助事實論據說理,不等同于簡單的事實羅列,要避開以事例代替論證、只有敘述沒有分析的誤區。在概述事例之后,要盡力挖掘材料中所包含的內容,將它與所要論證的觀點緊密聯系起來,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在具體操作中,可以采用下面兩種方法:一是例后解說法。列舉事例后,將其中關鍵的、與論點密切聯系的內容進行解說,使其含義得以彰顯,能夠更好地論證觀點。二是假設分析法。論據中列舉的是一種既成的事實,但在分析時,可以通過這樣幾種假設:如果其中的人物由于缺少某種精神,或者由于某種原因而沒能這么做,那么就可能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通過不同結果的比較,就能探究與觀點有關的因素,強調其重要性了。
例如,論證“鉆研科學需要犧牲精神”的觀點。有人選用了這樣一則事實論據: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聽說一艘輪船上發現了黃熱病人,立即趕往那里,希望發現引發這種烈性傳染病的病菌,但檢疫人員堅持不讓他上這艘船。巴斯德懇求說:“請寬恕一個學者追求科學的熱情吧!”結果,他的執著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檢疫人員,他們同意巴斯德上船……在舉出這個事例之后,進行簡單分析解說:面對致命的黃熱病,巴斯德堅持上船進行研究,表現出的是一種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著實令人感動。正是這種科研重于生命的精神,使巴斯德最終獲得了成功。上述分析,一切都是圍繞著材料與觀點相關的內容作出闡釋,這樣就可以避免常見的“觀點加事例”的單薄局面。
總之,正確運用舉例論證,可有效增強論證的真實性,增強文章的厚重感,使論證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在高中作文寫作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選好典型事例,就必須敦促他們在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逐步使自己成為一個知識豐富的人,只有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神采飛揚。
(唐河縣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