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作者十余年的工作經驗,淺談了做好少兒節目主持工作應做到深刻感受少兒語言和習慣、巧妙使用兩種語言、充分運用表演化特征、增強應變突發情況的能力、培養自身的童心童趣和保持青春健康的形象等。
關鍵詞:少兒節目主持;工作;體會
從事少兒節目主持已經有10年了, 從開始的茫然到現在的嫻熟,酸甜苦辣嘗了很多,但更多的是積累了很多經驗,取得了很多的收獲。下面,筆者結合自己主持的一些實例,簡單談幾點主持少兒節目的體會。
一、深刻感受少兒語言和習慣
首先我覺得孩子說話的方式跟成人有很大的區別,在語言的交流和表達上應有獨特的語言運行方式。我建議我們在與臺下的小觀眾互動的時候,應多用一些如“是不是啊?”“好不好啊?”等疑問句,因為這些疑問句能夠調動起臺上臺下的互動性,對象是幼兒,自然就要抓住他們所能接受的語言方式。也可以多用一些疊聲詞、擬人化的語言。例如:“小魚兒在水里面游啊游,它在干什么呢?原來啊,它在找媽媽。”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覺得我們講得很有趣,從而專注地聽我們說話。少兒節目主持人在主持時,不要過于嗲聲嗲氣,應既要把握語言特色又要避免過于幼稚。在這方面,我覺得中央電視臺的董浩就做得很好,語言風趣、幽默,又能結合少兒特點來組織運用語言。
二、巧妙使用兩種語言
少兒節目主持人不同與其他類型的主持人,我們所面對的是小朋友,他們正處于一個知識積累的年齡段,對于一些語言的理解還不是特別到位,不能完全理解一些比較成人化的思想和比較書面化的語言。所以我們在主持少兒節目的時候,應對我們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改變,盡量用一些簡單的詞匯、一些單句和一些特別口頭化的語言來表達我們的意思。同時,我們要充分利用表情和肢體語言,吸引小朋友們對節目內容的關注,增加他們的興趣,這也便于他們理解節目所要表達的內容。例如,為了表現白雪公主的故事,我們不僅要在語調、語氣上表現白雪公主各個環節的心理變化,同時臉上的表情也要根據故事情節而變化。在表現白雪公主膽怯和慌張的時候還可以用肢體語言來配合,這樣更為形象生動,孩子們理解起來也就相對容易。但是肢體語言不能過多、過于繁雜,因為孩子專注的時間不是很長的,所以不能多個動作,否則會適得其反。
三、充分運用表演化特征
主持少兒節目要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孩子,這就需要我們要放棄自身生活中原有的氣質和個性,以主持人形象的要求去重新塑造自己的新形象。比如中央電視臺《大風車》欄目的主持人劉純燕,她的主持形象是“金龜子”,頭上長著長長的觸角,身上穿著七星瓢蟲一樣的衣服,腳上穿著一雙又笨又大的鞋。正因為欄目的對象是少年兒童,“金龜子”才成了一個活潑頑皮的形象,說話的語氣也是孩子般唧唧喳喳。而實際上劉純燕已經三十多歲,生活中也是非常成熟和穩重的。如果她在主持節目時不加入表演化的因素,那么電視臺中出現的將是一個“金龜子阿姨”,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受到小朋友的喜愛了。所以,塑造一個新形象,在主持活動中起著貫穿全場的作用。
四、增強應變突發情況的能力
少兒的思維是跳躍的、是不連貫的,所以他們的突發行為也很多,有時候是不受我們控制的,在他們的概念中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現場直播”的概念,所以有時候在主持一個節目的時候,會出其不意的來點小動作,或者突然忘詞。這就要求我們成人在主持節目的整個過程中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能夠掌控場上的局面,遇到突發事件能及時進行彌補,確保活動順利進行。例如在某次活動中,有一個環節是我和兩個小朋友一起搭檔串場,臺詞的大意是表達對人們的祝福,其中一個小朋友在主持時把另一個小朋友的臺詞說了,輪到另一個小朋友主持時,他輕輕對我說:“老師,他把我的話說了。”而且表情和語氣都有一些不高興。當時我迅速作出了反應,說:“哈哈,看來你們兩個小朋友想到一塊去了,都想表達我們對大家的祝福,那么現在就由你來告訴大家下一個節目的名字吧……”這樣,就很好地應對了這個突然變故。
五、培養自身的童心童趣
作為少兒節目主持人,應該時刻都保持著一顆童心,更要在主持過程中把自己的童心和童趣展現出來。雖然有些游戲在我們看來很簡單,甚至有些幼稚,但是我們在與小朋友進行游戲的時候,要表現出我們對這個游戲的興趣,并投入地和他們一起游戲,讓他們更為輕松地投入到整臺活動中去。
記得在一次主持某節目時,孩子們的注意力不太集中,為了讓這些孩子們跟我們這些陌生的“阿姨”做游戲,我們首先使用形象直觀的道具,然后通過我童趣十足的語言,漸漸吸引了這些小家伙,取得了良好的錄制效果。
六、保持青春健康的形象
幼兒節目主持人在著裝、造型方面也要有自己的考慮:一方面要貼近活動的主題,體現節目的特色;另一方面在色彩的選擇上要以明快的紅、黃、藍等顏色為主,再搭配一些流行時尚的配飾,在發型的設計上也盡量融入歡快的元素。例如多別一些亮的發卡等,使整個主持人的精神面貌充滿朝氣,活潑漂亮。
(焦作市廣播電影電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