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的社交戰(zhàn)略再度出擊,先有社交搜索服務“Google +1”,再有“Google+”直接劍挑Facebook,背后的邏輯其實非常樸實:一切向廣告看齊。
還記得谷歌Buzz、Wave、Orkut?在經歷了數次社交產品的失敗后,谷歌(Google)在2011年卷土重來。2011年 4月,“Google +1”社交搜索服務面市。6月底,社交平臺“Google+”問世,它將谷歌的現(xiàn)有在線產品進行整合,以此作為完整社交網的基礎,這也是谷歌搜索創(chuàng)始人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4月重返CEO職位以來,在社交戰(zhàn)略上最重要的決策。傳統(tǒng)搜索領頭羊谷歌加入以情商為導向的社交戰(zhàn)場,并且直接劍挑社交網絡的霸主Facebook,背后的邏輯其實非常樸實:一切向廣告看齊。
谷歌再打社交牌
過去10多年,谷歌一直苦心經營以算法搜索為基礎、以廣告為核心的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曾經表示,摒除人類偏見的唯一辦法就是把最終決定權交給算法,這也是之前若干年谷歌對于社交及人際因素本能不兼容的深層原因。然而,F(xiàn)acebook的風生水起與如日中天,把谷歌逼到了不得不轉戰(zhàn)社交戰(zhàn)場的境地。2011年接任谷歌CEO的佩奇,上任之初就在內部備忘錄中宣布,谷歌員工25%的年終獎將綁定在公司社交戰(zhàn)略的成績上。在4月推出以用戶關系網絡為中心的網頁推薦系統(tǒng)的“Google +1”社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