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堅
【摘 要】在當前全球一體化演進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國際服務外包日益獲得有關經濟決策部門的高度重視。本文立足江蘇,綜述了該區域發展服務外包的現狀,并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從推動服務外包發展的不同層面對其未來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國際服務外包;述評;展望
一、引言
21世紀以來,跨國服務業轉移和服務外包構成了新一輪世界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特征,已成為全球化的主導力量和重要內容。2010年,投向服務業的跨國投資占到全球總額的三分之一。[1]在全球服務業發展的過程中,又以國際服務外包這種貿易形式的發展最為顯著。20世紀90年代之前,跨國公司大多通過國際直接投資的形式進行產業調整和轉移。90年代之后,眾多跨國公司則轉向通過國際服務外包的形式進行產業調整和轉移,不斷將價值鏈上的非核心業務以外包方式轉移到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其自身則集中提升核心業務的競爭力。[2]
二、江蘇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發展現狀
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由于地緣發展因素具有明顯的集聚效應。同北京、廣東、上海等地相比,江蘇在國際服務外包領域起步稍晚,但自2000年以來,在軟件等外包產業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被國內各方廣為關注。
(一)江蘇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競爭優勢分析
1.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包括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基礎設施。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外向型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國際化程度較高?!笆澜?00強”企業超過三分之一在江蘇投資。以金融危機中的2008年為例,盡管受到沖擊,但累計仍實有外商投資企業38554戶,投資總額為4159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首次超過廣東,躍居全國第一。江蘇人才、科教資源優勢突出,每年新增大量高校、職校畢業生和海外歸國人員,勞動力素質較高,人才成本相對低廉。
2.區位優勢和地區需求
服務外包是許多新興發展中國家重視和鼓勵的產業,具有低投入、高產出、環境友好等特點。就與服務外包產業密切相關的城際通訊和海外直航條件看,隨著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高鐵開通以及數個國際機場建設的推進,江蘇交通輻射能力進一步放大,區位優勢必然更加凸現。而且,近年來江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以及民辦教育發展迅速,2010年,江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2%[3],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將帶來工作崗位轉移,為大學生就業制造出大量的就業機會。
3.政府與機遇
面對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大潮,我國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這種行業發展態勢,努力把握歷史機遇,紛紛制定出臺各級各類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條例,為國際服務外包在江蘇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二)江蘇承接國際服務外包面臨的問題
江蘇政府雖然已經從戰略高度上認識到承接服務外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建立了有關部門協調管理機制,對服務外包予以統籌并實施宏觀指導和有效監管。但是,處于發展初期的江蘇服務外包業仍然面臨各種挑戰,在諸多方面存在問題。
1.企業承接外包能力不足,地區發展不平衡
國際發包商在選擇東道國的接包企業時十分重視接包企業的規模和能力。令人遺憾的是,江蘇的現代服務業企業參與國際服務外包的資歷尚淺,業務規模普遍較小,承接外包業務的經驗能力尚欠,很難拿到大的外包合同。同時,省內的地緣差異、產業結構差異也導致了服務外包承接能力差異,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5個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軟件銷售收入占全省比重超過80%,全省1586家服務外包企業主要集中于蘇南,其中南京171家,無錫552家,蘇州863家。[4]這種過于聚集的產業集群和地區發展不平衡造成了蘇北地區對服務外包業務甚少染指,服務外包的地域差異明顯。
2.高端服務外包專業人才缺乏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任何行業或企業發展,都離不開該領域的高端人才,服務外包行業概莫能外。當前,高端人才短缺己經成為制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瓶頸,以軟件產業為例,江蘇現有軟件人才不足5萬人,要成為全球軟件外包中心至少需要再培養25萬至30萬不同等級的軟件人才[5]。盡管江蘇有自己較為完善的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但是服務外包領域人才培養總量與市場需求仍存一定差距,直接阻礙了江蘇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
3.知識產權保護欠缺
國際服務外包是知識密集型行業,發包商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承接地的知識產權保護狀況。近年來,江蘇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尚不完善。企業和民眾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意識普遍比較薄弱,侵權行為時有發生,國際發包企業對此存在憂慮,阻礙了服務外包的轉移。
三、江蘇加快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的展望
(一)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導的力度
政府應當加大服務業利用外資力度,積極吸引國際知名服務型企業在區域內投資興業,鼓勵國外大型跨國公司來我省服務外包基地或集聚區建立國際服務外包研發中心或服務基地,逐步放寬對某些服務行業的市場準入條件,為跨國企業開展服務外包業務創造優良的軟、硬件環境,促進江蘇省服務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二)協調平衡區域發展,形成特色產業群,打造地區品牌
江蘇省經濟南北發展不平衡,資源和人才分配有一定地域失衡現象。因此,在學習國內外先進模式時,必須因地制宜,發揮各地獨特的優勢,實施差異化戰略,實現多元發展,打造特色地區服務品牌。必須重視整體競爭力的提升,既要有比較優勢,更要突出綜合競爭優勢,既要樹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地區品牌形象,也應注意避免和減少區域內各城市之間的市場拓展沖突,力爭不同基地城市形成各自特色,避免產業結構同質化。
(三)完善知識產權和相關法律法規,建立社會誠信體系
相對傳統的制造業而言,服務外包產業更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對核心技術的保護在服務外包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完備的知識產權和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的建立需要政府建立包括政策、條例以及法律在內的一系列制度保障措施,必須高度重視建立全社會的誠信體系。這就需要各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統籌協調,打消國外投資者和發包商的各種顧慮,從而放心投資,推動江蘇省服務外包行業的真正的良性發展。
(四)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強化企業國際競爭力
信息產業的特點就是以科技為主導力量,依托于信息產業的服務外包迫切需要提升整體研發能力。因此,必須充分利用江蘇的教育資源“金山”,加強與高校、院所的聯合,提升企業競爭力,只有具備了較高的自我研發能力,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才會加強,才有實力接到大宗的訂單,實現企業、行業跨越發展。
綜上所述,展望未來,江蘇承接國際服務外包適合采用“政企合謀”的發展策略。政府運用其特有領導職能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引導企業在產業多元化、國際化等方面深入發展,使企業明確前進的方向和決心。服務外包企業則不僅要與政府積極溝通,獲取其有力的扶持和優惠政策,更要創新商業模式,注重自主知識產權和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只有政府與企業間分工協作、共同努力,才能進一步促進江蘇服務外包產業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10618/4168398.shtml.
[2]楊瑛.國際服務外包的發展模式及對承接國的影響效應[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38.
[3]http://www.ec.js.edu.cn/zwgk/tjsj/335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