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隨著經濟的增長以及對外貿易的不斷深入,尤其是自從中國加入WTO以后,我國進出口貿易額每年都有顯著的增長,因此每年我國需要大量的外貿人才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從事國際貿易,尤其是國際間貨物的買賣,其工作的最大特點就是要求從業人員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具有很強的實踐工作能力。而現代國際商務活動,對外經貿人才的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和基本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以職業能力導向為主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及時開設國際貿易與國際商務專業,培養應用性外貿人才。
外貿單證是國際貿易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更是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專業課。外貿單證實務以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貿易,外貿函電等課程為前續課程,其后續課程為海關實務,報關實務等,通過對國際貿易所需單證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國際貿易買賣中貨物的結算方式,熟練掌握L/C(信用證)、T/T(電匯)、D/P(托收)、D/A(承兌)的結算程序和運用技巧;掌握信用證的申請、開證、審證要點;熟練海洋運輸方式的具體操作;了解如何在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中減少風險,熟練掌握貿易術語CIF、CFR、FOB的細節與運用技巧,以便于學生加深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基本概念的理解,改進和提高實際操作水平。
正是由于該課程在專業教學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再加上實踐動手能力較強,這樣的課程特點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覺得教材空洞,專業性太強,因此懷疑該課程的實用性。另外初入門的學生對于專業課程了解不透徹,對國際貿易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學中,老師面臨著很大的壓力。該課程的教學效果直接反應了外貿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因此,我們必須不斷總結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并及時找到解決的方法。本文將重點闡述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以及可行的解決方法。
一、存在的問題
單據的制作和審核始終貫穿進出口貿易的履行,制單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今后的就業問題,同時該能力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但是在教學中,往往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過分注重理論教學,忽略實踐操作
外貿單證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注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理論聯系實踐。可是在實際的授課中很多老師往往喜歡采用三段式講解,既以概念講解,樣單講解,作業為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于知識的直接講解占用了大部分的時間,與學生的互動較少。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使學生對于單據的理論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可是對于具體單據的制作了解太少,使學生往往陷于紙上談兵的境地。一旦學生自己動手制單,竟然無從下手。在教學的后期,學生往往會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一個學期到底在學些什么,這些理論知識究竟有什么用處。過分強調理論教學,忽略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就會直接導致了學生制單能力低下。
(二)學生對于外貿單證了解不夠,無法調動其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很多學生排斥上外貿單證課,認為該課程和他們的專業沒有任何的關系。單證的制作是對外貿易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它貫穿于企業的采購,交匯,核銷,退稅等外貿過程,單證工作技術性強,政策性,操作規范性強,涉及的工作面廣,責任重大,這就要求單證人員有較全面的國際貿易方面的知識,較高的職業素養,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如果學生從思想上就不重視該課程,那么就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不用提其學習主動性,因此學生從思想上不重視,將直接導致了他們沒有樹立想學,要學,并且學好的渴望。
(三)教學手段落后
隨著目前我國大力推廣素質教育,教學手段已經多樣化,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約,直接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單一的講授法,內容枯燥,手段單一,氣氛沉悶,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挫,學習效果不明顯。特別是在講解審核和修改信用證的過程中,如果僅僅依賴于老師上課的講解,課下死記硬背,學生沒有機會實際操作的話,無法提高學生的制單能力。
(四)英語與單證教學沒有緊密結合
眾所周知,英語是外貿行業主要運用的工具之一,因此外貿英語的掌握對于學習外貿單證顯得極為重要,例如從合同的制定,信用證的審核與修改,各種單據的具體填寫,哪一項都離不開英語。筆者在教學中發現由于基礎太差,學生往往連專業術語的英文都不能辨認。很多教師為了保證教學效果不得不把該用英語講授的條款和制作方法改用漢語來講解。這樣一來學生雖然容易理解了,但是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忽略了英語對于該課程的重要性。其結果就是學生只會用中文來制作單據,一碰到英文就完全看不懂了。還有很多老師在教學中,直接利用教材所附帶的中文進行講解。這就會出現漢語講解為主,英文為輔的現象,這是由于部分教英語的老師對外貿的流程以及專業理論知識掌握不夠,而教外貿的老師專業知識扎實,但是不能把外貿英語應用到單證的教學中來。
(五)缺乏業務的連貫性與總體性
外貿單證不是一門單一的學科,該課程涉及到了其他領域的專業知識,比如說國際物流,國際結算,國際法律,國際保險等有關的知識,單據的制作和這些領域是相關聯的,但是部分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把商業發票,裝箱單,匯票,保險單,海運提單和這些相關知識聯系起來。甚至在講授的過程中忽略了各單據之間的關系,把它們單獨講授,以至于學生對于知識不能融合,從而影響學生對于國際貿易的理解。
二、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充分掌握制單的技巧,在外貿單證的教學中必須對于這些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合理分配時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近幾年,外貿單證課的授課方式多采用理論課在教室,操作課在機房。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同時在機房的操作可以讓學生提高其制單能力。但是機房制單軟件往往僅限于機房的使用,學生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老師的指導,把所學單據的繕制在電腦上操作一遍,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筆者認為正是因為外貿單證這門課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師的聘用上,應該選聘在外貿企業有實際工作經驗的老師,這些教師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教學中他們更知道哪些容易出錯,哪些是教學重點,他們能把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在一起,重新分配教學時間,使該課程變得更為實用。
(二)加強雙語教學的比重
增加英語課的比重。對于從事外貿的人員來說,不光要掌握專業知識,也要有一定的商務英語基礎,因此在教學中要盡量避免全部使用中文教學,盡可能的用英文來講解信用證,單據的名稱和單據的繕制,以幫助學生熟悉及了解信用證的條款和具體制作,從而提高學生英文閱讀和表達能力。在教學環節中,教師也應當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英語互動的環節,比如說讓學生翻譯信用證的條款,提問單據的英文名稱等,只有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英文教學中,學生才會體會到英文對于外貿教學的重要性。教師也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不斷充實自己,與時俱進。
(三)邀請專業人員召開講座
正常的教學,實訓并不能直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邀請專家以及專業人員召開外貿講座,講述他們的從業經歷以及經驗教訓。通過這些真實的經歷,務實的講解,就可以極大的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為學生踏入工作崗位奠定好基礎,使他們更為了解外貿行業。
(四)充實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筆者發現有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使用70年代的案例,這樣的教學案例離學生所生活的年代太遙遠,很難引起他們的共鳴。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從電視,報紙,媒體中獲取最新信息和資料,跟蹤專業前沿問題,帶給學生最新的知識以及外貿信息。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
利用多媒體,互聯網上的資源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的節約教學時間,增加實踐環節。還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解商業發票的時候,如果按照課本上的繕制要求照本宣科,學生理解起來就會很困難,再加上商業發票是由賣方來制作的,不同的貿易公司在商業發票的繕制格式上有一定的差別,如果只注重典型的單據的講解就會忽視外貿單證的多樣化,差異化以及不同貿易條件下的變化。教師可一邊講授一邊填寫,使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掌握制作的重點與難點。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多收集一些外貿企業的單據,作為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這樣不僅把理論和實踐相融合,還能使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外貿單證,提高其制單的能力。
(六)用情景教學法來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程之初,使用情景教學法以便導入企業真實的案列,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的樣本,給出完整的背景資料,提出相關的要求,讓學生自行查找資料并且在課堂進行談論,教師加以點評,這樣既讓學生接觸到了真實的企業案例,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單證的制作需要耐心,細致,嚴謹,學生要具備專業素質。因此在外貿單證的教學中,應把培養技能型人才放在首要位置,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各種單據的制作要求,成為具備理論與實踐操作能力的外貿單證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秀丹.淺析高職《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教學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3).
[2]陳蔥.淺談中職“外貿單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6).
[3]王群飛.關于外貿單證課程實踐教學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