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新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圖書館,黑龍江 牡丹江 157041)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一些中等專業學校相繼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由中專升格為高職院校后,圖書館的地位及作用、讀者結構、文獻資源結構、讀者對文獻資源的需求也相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為了從讀者角度評價圖書館的服務,了解讀者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需求,發解圖書館現有服務與讀者期望之間的差距,以確定高職院校圖書館今后的發展重心,我院圖書館分別就讀者對圖書館的評價;讀者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情況;讀者獲取文獻信息的能力及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情況等問題對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的教師及學生以問卷形式進行抽樣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一套適應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信息資源建設體系。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是本世紀初由中專升格為高職的學校,由于中專學校辦學規模小,專業設置范圍窄,再加上圖書館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導致文獻信息資源在收藏上比較單一。藏書僅有36萬冊,這對于擁有一萬多名在校師生來說顯然是不夠用的,同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館評估指標要求:生均文獻量100冊以上,生均年購書量3-4冊相比也相距甚遠。并且所藏圖書中舊書比例較高,遠遠不能滿足新開專業教師與學生的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經常到圖書館的讀者比例較小,偶爾去的較多。其中對不經常去圖書館的解釋主要是找不到所需資料,這是高職院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現象,沒有時間去圖書館的多數是學生,這與高職院校的辦學性質有關,大二、大三學生實訓課要多的原因,教師以到館和數據庫查詢者居多。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讀者主要分為四類:一是科學研究型,主要包括在本專業造詣較深的教授、專家以及承擔各種科研課題的骨干教師,這與高職院校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參加省、部級各種科研項目,主編或參編專業著作,以及舉辦各種精品課程有關。他們對文獻信息的需求主要表現為對原始文獻的查詢、文獻信息定題檢索、課題成果查新等方面。二是知識拓展與教學研究型,主要是指在教學及科研過程中利用圖書館更新知識結構或從事教研活動的廣大中青年教師和少數高年級學生,他們主要對初級文獻復制與深度文獻開發、二次文獻查重、期刊索引、最新文獻報道等較為青睞。三是備戰考試和準備畢業論文型,主要是指迎接各種考試如英語、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各年級學生以及即將畢業著手準備畢業論文的高年級學生和大多數教師。四是閱覽與消遣型讀者,主要是指臨時性利用圖書館進行參考咨詢、一般性學習、課外閱讀和消遣娛樂,包括部分教師和大部分學生。
圖書是大多數院校讀者首選的文獻資源,其次是網絡,報紙的利用率為最低,各校均不足百分之十,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職業院校仍以圖書收藏為主,而網絡以其搜索方便、快捷等優點正日益受到讀者的青睞。
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館藏不僅包括以各種實體形式存在于圖書館的“實體館藏”,還包括存在于圖書館之外的通過互聯網絡能方便利用的“虛擬館藏”。因此在館藏建設上要堅持“實體館藏”與“虛擬館藏”相結合的原則。“虛擬館藏”在現代高校圖書館文獻保障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它不僅豐富了圖書館提供文獻信息服務所依賴的信息資源基礎,也拓寬了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層次和結構。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進行文獻信息資源收集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實體館藏”建設,還應加強相關虛擬資源的收藏、二次加工與整合,使之成為適合高職院校發展的“虛擬館藏”,使高職院校圖書館實體資源與虛擬資源逐漸形成相互彌補的有機整體。在建設策略上重點要處理好紙質文獻、電子書刊及網上數據庫使用權的購買比例關系,在文獻資源的收集上應采取傳統文獻資源與網絡信息資源并存的形式。網絡信息資源包括電子圖書和各種數據庫,電子圖書具有出版周期短、時效性強、價格低,易于保存等特點。同時電子工具書如網絡版文摘、索引、書目數據庫,聯機和網絡中文版百科全書、年鑒、手冊、指南等,其存儲密度大,可多途徑檢索。適當提高數據庫購置經費,并根據試用情況及讀者的反饋意見對數據庫進行評估,確定是否購置,在選擇數據庫時,應以全文數據庫為最佳。
對高職院校來說館藏建設應以新增專業文獻資源為主,在文獻購置上力求做到優化文獻資源。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學院學科的設置分別設立相應的學科館員,各專業的學科館員要與對應學科帶頭人及學科群體建立經常性的聯系,定期了解其教學科研進展情況,學術活動開展情況以及他們對文獻信息需求情況,請他們推薦、選定部分專業文獻資源。一方面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有選擇、有針對性地收集院校重點學科文獻信息資源,密切關注并及時了解和掌握學校有關國家重點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時收藏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把各種最新的館藏資源中與學科相關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及時地推薦給相關學科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并通過召開學科帶頭人及學科教師、研究人員座談會,向他們宣傳新資源,匯報學科文獻信息建設和服務工作情況,聽取他們對學科文獻資源建設的建議及對學科信息服務的要求,共同商議學科文獻信息建設方向和信息服務項目。在專業文獻建設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認真分析各系專業設置情況如新增專業數量、專業設置時間、學生分布情況、教師配備情況(教授、副教授、研究生)、課程設置情況(主修課程、選修課程)、資料室建設情況、書刊價格(中外圖書、期刊、電子出版物、數據庫)等各項指數,建立科學的經費分配模型,為文獻經費的合理分配、科學配置提供依據。高職院校還應根據教學與科研實際需求的緩急輕重以及文獻信息資源的時效性和實用性等情況,有選擇地收集相關重點學科文獻信息資源。
高職圖書館可以借助Web2.0的開放共享性開展館際間的合作性數字參考咨詢服務。各個圖書館通過各自的公共blog網站的相互鏈接建立館際博客,以期為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提供聯合性的參考咨詢,從而大大提高參考咨詢的效率。同時,館際博客可以突破參考咨詢館員自身素質的限制,用戶可以通過與本館合作的其它圖書館獲得更多專家的幫助,提高參考咨詢服務的質量。
利用Web2.0技術對信息的開放性及共享性,圖書館可以建立專業博客,由學科館員對信息資源進行過濾、組織和管理,提供學科導航服務,實現本專業內的知識共享。首先對館內的文獻資源按專業建立數字化的導向性主題建立目錄,使用戶可以依循學科專家的預設指南便捷地查詢與自己所研究課題最直接相關的資料;其次,利用blog知識鏈接功能以及學科館員對目錄和數據庫資源的知識單元的挖掘,建立數字化館藏目錄與數據庫資源的對應與關聯。
[1]周春陽,魯林華.高職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探討.圖書館論壇,2006.
[2]曲浩波.對高校合并后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認識與思考.科技情開發與經濟,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