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
(武警北京指揮學院科研科,北京 10001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與國際社會的聯系日趨的密切,再加上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的提高,使得我國的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范圍日趨的擴大,很多外國人都開始學習漢語,從而能夠更好的了解中國文化,或者是在中國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國際上興起了一股學習漢語的熱潮,對外漢語教學便應運而生。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的發展,其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對外漢語教學引入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
多媒體技術對于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輔助手段。通過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其和教師的講授有機的進行結合,從而有效的提高對外漢語的教學工作。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將發音時的口型利用圖像和視頻進行展示,方便學生進行模仿,還可以與多媒體的發音進行對比,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拼音,從而為以后的教學打好基礎。
由于我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很多詞語中都含有歷史典故,由于中外文化的差異,外國人由于對中國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使學生理解這些詞語的真正的含義,造成學生即使死記硬背下來,到時候也不能很好的進行使用。通過多媒體技術,在講解詞語含義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將一些相關的歷史典故制作成動畫或者是視頻,在此基礎之上,在進行相應的講解,就可以使學生直觀生動的了解到詞語的真實的含義,以及實用的語境和情境,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漢語中有很多的形近字,這些字雖然外表相似,但是其含義卻有很大的差別,中國人學習尚且存在一定的困難,何況是一些外國人。這就需要多媒體技術對這些形似字進行詳細的分解,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明白這些看起來差不多的字的真正的差異,從而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改善了教學的質量,改變了以往教師為中心的被動傳授,極大的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出,由于對外漢語興起的時間相對較短,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使用還存在著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如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廣泛使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使得很多的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教學逐漸產生了很大的依賴性。很多教師甚至認為多媒體完全能夠代替其日常的課堂講授。這就造成很多教師在對外漢語教學活動中沒有考慮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盲目的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認真地進行備課,只是在上課的時候播放多媒體課件,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觀看一些課件,很多學生下課之后甚至不知道這節課都學過什么。我們使用多媒體是希望其能夠為我們的教育工作提供幫助,可是卻演變成了片面的追求學生的視覺、聽覺刺激。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集中精力聽取教師的講解,教師也難以在課堂上對漢字進行有效的宣講。同樣是講解這個笑字,假如我們只是將教學精力放在多媒體上,片面的制作教學課件,對于最為根本且有效的板書教學棄之不用,沒有將笑的筆畫講授給學生,學生即便理解了笑的真實含義,可是也不能寫出這個笑字。我們的學生在漢字的書寫方面原先就是一個明顯的弱項,假如又失去了教師的板書這一有效的示范形式,學生則真的難以學到漢字標準的書寫。
我們都知道教學相長這個道理,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相互之間要進行溝通與交流。教育工作者的個人魅力在這個環節就顯得極其重要,教育工作者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來讓學生明白所教授的內容,學生一旦被教師的辛勤工作所感染,就會從心中對教師的工作有所尊重,其思維活動能夠被有效的激發,學生與教師能夠建立起情感交流與溝通的橋梁,教育的目的也能夠較為便利的實現。可是我們在多媒體的幫助之下對于學生朗讀以及書寫的工作勢必會有所放松,因為在多媒體教學的時候通過技術手段就可方便的實現。有許多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將自己的精力主要花費在找資料和制造課件上,而在課堂上學生又是盯著多媒體。這樣其實是違背了多媒體教學的本意,學生對于教師也就沒有辦法了解,雙方無法進行行之有效的互動。這就讓本來應該氣氛活躍的課堂變成了學生與多媒體之間的交流。
對外漢語教學起點不同的高校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上存在很大差別。對外漢語教學歷史短、起點低的高校往往剛開始都很重視硬件的建設,但忽視了軟件的同步建設。這類高校要使學科教師、學生、技術統籌人員、管理者等都對多媒體技術形成積極的態度,具備基本的數字化教學知識技能,掌握數字化在學習、教學和管理中的應用方式,能夠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自己的工作成效,促進教學改革。因為忽視軟件建設,就不能形成長效機制,就不能充分調動一線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的積極性,教學質量也無法保證,從而影響招生和學校聲譽。
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多媒體教學,不應該片面的只看到其優點而對于其缺點視而不見,如果多媒體教學不能起到教學效果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我們就應該考慮放棄這個教學輔助手段。我們需要發揮多媒體教學的長處,讓多媒體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更為科學的融合。這樣方能發揮多媒體真正的教學成效。
需要考慮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而不應該只采用一種。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不同來科學的安排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不能讓學生僅僅只是天天看著電腦屏幕,而是需要重視好傳統的聽說讀寫這些方面的教育工作,讓他們的順序與主次不會被顛倒。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有著強盛的求知欲。
具體來說,高校的教務等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外漢語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力度,把它當作一門學科來建設,而不是僅僅理解為一門漢語課。教務部門要從政策上和經費上給予支持和保障,而且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而不是不成體系。同時,要倡導教師資源共享和互助,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教學部門要給承擔軟件建設的對外漢語教學一線教師以時間上的保障。整天疲于上課的教師是沒有精力去搞活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同時,調動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和剛剛步入門檻、但對新事物接受快的新教師這兩種教師通力合作的積極性,以制作出具備教育性、科學性、技術性和經濟性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1] 黃娟.試論多媒體與對外漢語教學[J].技術與市場,2010,(08).
[2] 李然.現代教育技術在多媒體對外漢語教學模式建構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9).
[3] 王曉軍,賈芹.多媒體技術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