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朋
(微山縣傅村鎮肖口小學,山東 微山縣 277605)
所謂多媒體教學就是把計算機的各種技術手段恰當完美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通過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平臺和傳統的教學經驗結合,讓學生能自主地、積極地、有興趣地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當前,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當今語文教學實踐中,以其方便、快捷、直觀等優勢正被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生所接受。多媒體教學不僅突破了語文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以及語文課本在文字表達上的局限、教師在口語表達上的局限,而且加大了語文教學的知識容量,豐富了語文教學內容,拓寬了語文信息流通和反饋的渠道,己成為優化語文教學、推進語文教改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現今的語文教學,課內的積累多,課外的積累少;封閉式積累多,開放式積累少;被動式積累多,主動式積累少。并且教師過于維護師道尊嚴,認為自己是主宰課堂的上帝,高高在上、忽視學生的個性發揮與獨特體驗,缺少教與學雙邊交流的對話,必然會使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學生感到趣味索然,甚至會從心里抵制這位老師,產生厭學的心理。長此以往,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乃至學習能力,后果不堪設想。
傳統的語文教學,基本上是傳授知識,教師灌、學生聽,教師講,學生記,答案、理解要求千篇一律,結果教出的學生“千人一面”,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講一篇優美的散文,不是想辦法讓學生從中體會語言美、情感美而是被機械化的劃分段落、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所取代;講一篇大氣的文言詩詞時,做為一個語文老師,不是去設法讓學生體會作者的豪邁情懷、寬廣的胸襟而是一味的讓學生們去死記文言詞語、牢記動詞活用。在這種情勢下的語文課堂上,聽到的是教師和少數學生的聲音,缺少大多數學生的參與活動。而教師又過于注重自己教學行為的演示,這種演示主要是教師的課堂控制和個人的表現。于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便會被忽視,課堂教學成了忽視學生存在的教師單方面活動。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的運用可以說是教學領域的重大變革,它改變了傳統教學生硬、呆板的模式,運用聲音、影像等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立體,既能給學生帶來視覺與聽覺上的效果,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節省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板書書寫過程中所浪費的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使得有限的課堂時間能夠被更加合理的分配與運用。
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自我約束與自我學習的內在動力,多媒體技術綜合運用聲像系統,可以對語文課文中的意境進行模擬,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向農村學生展示許多新鮮的事物,有助于增長學生的見聞,開拓農村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樹立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正確思想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人類的腦部存儲的知識、信息含量絕大多數來自于人的視覺與聽覺對外部的感知。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板書的書寫向學生傳遞信息與知識,在有效地課堂教學時間內,除去板書書寫的時間外,用于開展教學實踐的時間就變得非常有限,由此導致了教師向學生傳遞的知識與信息在內容與含量上就對相對減少,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將語文教學內容中的文字與圖像進行統一結合,同時多媒體技術還蘊含語音功能,可以將語文教學中的文字內容以視頻、音頻的形式加以播放,給學生帶來視覺與聽覺上不同的感受,同時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運用,極大地節省了傳統教學模式所浪費的時間,既提高了教學質量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閱讀與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所要培養學生的兩項重要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領悟作者創作時的內心感受和意境,同時對學生把握文章主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閱讀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不斷地積累知識,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培養內容。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具有輔助學生閱讀,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作用。例如,學生在閱讀朱自清所創作的《春》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根據作者所描寫的意境,選擇優美的音樂為學生閱讀進行配樂,幫助學生培養閱讀情感,為學生營造一個春天的氛圍,提高學生的閱讀情趣,進而增長學生的閱讀水平。
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直以來是語文教師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如何激發學生的創作潛力,如何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組織與運用能力,如何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一直在想方設法的進行分析和研究。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當中運用以來,使得教師找到了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新途徑,例如,教師所布置的寫作任務是“冬天來了”,此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同學們展示冬天的圖片,白雪皚皚、路面上都結了冰、玻璃上的冰花等等冬天比較典型的景象。這些可以刺激學生的眼球,將學生帶入冬天的畫面當中,體會冬天來了我們的生活環境所產生的變化,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容易的完成寫作任務,提高寫作能力。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將教材中抽象的畫面直觀的、生動的呈現給學生,增長農村學生的見聞,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要鼓勵孩子去創作去想象,通過多媒體技術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自身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用正確的思想觀念指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踐,進行有價值有意義的創造。
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多媒體技術與課程整合,不僅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學習中掌握知識,寓學于樂,并且能得到來自傳統語文教學所達不到的其他功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思想情操。迅速發展的多媒體技術給教學帶來了許多優勢,但是同時它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客觀規律,正確看待多媒體使用的利弊,努力做到揚長避短,不斷探索優化教學過程的新方法、新手段,總結出最有效最能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應用于語文教學之中。
[1]童國嘉.語文課堂的建構性學習新探[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5)
[2]奚小軍.適度運用多媒體,優化語文課堂教學[J].文教資料,2008,(32).
[3]仇保益.運用多媒體手段促進課堂教學升華[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