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靜是誰的游戲
大凡信仰,都有一個物化的代表。比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真主、佛教的如來和道教的太上老君等。那些外來宗教的神明大多都是一種虛擬存在,而本土道教所信奉的老君卻有一個真實的原形。這一點或許正好給出了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興盛的理由,因為他所具有的釋迦牟尼人物實體,也完全符合了我們對于人的崇拜的基本需要。在中國的文化中,人就是神,神是經過修煉、點化后,掌握了自然規律和宇宙本源的人。所以,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我們所信奉的應該是人,而不是神。神只是人羽化了的成果和高度。佛教的“覺悟”,道教的“得道”,強調的都是自我修煉。“覺悟”和“得道”是通向“成佛”和“化仙”的必由之路,這是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與修身養性的儒家文化背景又基調同色,所以剛好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種儒、釋、道雜糅的東方世界觀。
修煉的主要內容是棄雜念、悟天機,然后讓自己的靈魂從俗身里脫離出來。而要完成這些功課的首要條件就是遠離塵世、隔絕塵緣,這就是所謂的“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