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節以《那一刻,冰雪在心頭消融》為題的作文分析課中,教師首先組織學生小組互動,給學生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推薦出本寫作小組中最好的一篇,并說說推薦的理由。
A組推薦的是張同學的作文:首先請張同學起來朗讀自己的佳作,被推薦的張同學顯得很激動,聲情并茂地朗誦了自己的作文。
自評(張同學很自豪):我這篇文章能寓情于景,如文章的開頭,運用環境描寫,寫天氣的陰沉,襯托了男孩悲傷的心情。能突出細節描寫,如“他哼著愉快的小調,邁著輕盈的步伐……”通過一系列動作,寫出了男孩愉悅的心理。此外,文章還注意使用各種標點符號,尤其是省略號,通過藝術的留白,促人思考,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小組代表評價:我們小組一致推薦張ΧΧ的作文,我們覺得這篇作文謀篇布局技高一籌。首先注重刻畫男孩的前后心理變化,突出媽媽對兒子的關愛,其次景物描寫與人物的心理變化相結合,并能首尾呼應,寫出了兒子對媽媽從誤解到理解的過程,有利于主題的表達。
師:剛剛這一小組就作文的構思與主題的表達,闡述了小組的觀點。這不由得引起了我們的思考,作文中展現文章的主題可以采用哪些好的方法,如文中前后的心理刻畫、環境的烘托等等,這不僅使文章生動形象,而且更有利于主題的刻畫,值得學習。下面,其他同學對這篇文章還有什么要補充的?
(教師選擇部分學生發言。)
學生A評價:我覺得這篇文章的語言比較優美,比如:“不知不覺,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夕陽已收起了最后一抹余暉。”這句中“已收起”用了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天色已晚的景象,為下文故事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
學生B評價:我覺得這篇文章的結尾構思比較妙!“一抹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斜射進屋子,照在男孩身上,溫暖著孩子的心靈,男孩的眼淚又來了……”結尾通過景物的渲染,寫男孩的眼淚又來了,并用省略號結尾,給聽者一種回味無窮之感,似乎感覺意猶未盡,但文章卻戛然而止,耐人尋味。
學生C評價:我覺得這篇文章立意較好。都說“嚴父慈母”,但本文塑造的母親形象卻是一位嚴厲的母親。可憐天下父母心,媽媽的嚴厲正是基于對兒子的愛,文章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更能突出中心,把母愛刻畫得淋漓盡致。
師:我們同學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點評得不錯,發現了這篇文章有許多的閃光點……
忽然,見學生D有什么要說的,于是教師請他起來說說自己的觀點。
學生D評價:我覺得文章應該還有幾個地方值得推敲,如:就文章的點題方面,文中對“那一刻”沒有重點刻畫,如:那一刻男孩的心理、神態是怎樣的。此外,媽媽對兒子的嚴格是正常的,但此文說媽媽忽然就打兒子,似乎在日常生活中不怎么符合常理,所以,我想這個情節也值得推敲。
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也議論紛紛。(張同學邊點頭,邊動筆記下教師、同學評價的要點)
教師總評:剛剛聽了張同學的自評,小組推薦評價以及部分同學的評價,我們發現這篇文章無論在構思上、結構上、語言上、還是主題的表達上都有值得令人贊賞之處,的確是一篇優秀的作文。同學D還發現這篇文章的個別環節需要加以推敲和修改,我想這些情節設計好了文章會更好!建議張同學結合大家的意見把這篇文章修改修改,我將把修改后的作文打印出來,張貼在教室后面的“優秀作文園地”專欄中供大家閱讀。……
這節作文講評課中的多元評價,有四點啟示:
(1)突出了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學生以自身作為評價主體而對自我進行評價的方法。相對于他人評價來說比較輕松,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自我審美觀念,明確自己作文中的優勢與不足,逐漸養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2)突出了互動評價。教師組織小組交流,推薦本組中的優秀作文,并在班上組織評讀,讓小組說出幾條推薦的理由。可從作文的立意、結構、語言、情感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學生互評的關鍵是發現對方的優點。如:學生們評價“作文謀篇布局技高一籌”,“結尾構思比較的妙”等等。當優點被別人承認時,學生內心自會產生一種自信,寫作的積極性自然被調動起來。學生的互評,常常記錄了教師看不到的閃光點,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有教師評價無法比擬的優勢。在相互理解、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借鑒了他人作文的優點,又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成長。
(3)突出了鼓勵評價。鼓勵性評價是師生能看到學生作文的亮點和閃光點,并運用多種鼓勵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激勵,以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對于一些題材狹隘,缺乏創意的作文,在評價中盡可能多地挖掘其閃光點,哪怕是一個傳神的動詞,一處好的標點符號,教師都盡可能予以鼓勵;對作文寫作有進步的方面,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激勵。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教師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欣賞鼓勵性評價,會激發學生見賢思齊的心態,引起他們在行為表現上的認同和模仿,從而提升其寫作的動機。因此,教師在評價中,要注意從批評的取向轉為欣賞的取向,采用鼓勵性語言,堅持以積極評價為主,真誠、真實、有針對性地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真正有效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4)突出了延時評價。對于作文中部分環節處理不夠理想的情況,要給予學生更多委婉的指點,如:作文如何扣題,如何點題,中間的情節如何設計才更合理等等,使作文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作文修改后打印出來,粘貼于“優秀作文園地專欄”中供學生閱讀,這些不同形式的宣傳展示,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修改作文后的甜頭,從而認真對待作文的每一次修改。通過延時評價,給學生學習留一點“缺口”,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大膽思考,使學生頭腦中新穎的“想法和觀念”在沒有“看守”的情況下蜂擁而出,實現教學的終極目的。
總之,這節作文講評課,通過師生的互動,使原本僵硬的作文評析課,變得鮮活生動。作為語文教師,在注重學生習作訓練的同時,更要意識到講評課的意義和作用,努力開發“作文講評課的策略”,莫讓講評付流水。要在階段教學目標的導引下,做到每一堂習作講評課都讓學生辯起來、議起來、改起來。通過多元化的作文評價,必定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使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潛能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掘。
參考文獻:
[1]程振響.課程教學理念與實踐引領[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