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小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生活,使學生所熟悉的生活走進數學課堂,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機。
關鍵詞:數學教學;緊密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從學生的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的過程。的確,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小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生活,使學生所熟悉的生活走進數學課堂,使所學知識變得具體、生動,以此引發學生主動地動手、動口、動腦,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機。為此,筆者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不懈的探索。
一、引入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容易對熟悉的事物發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學生身邊的生活作為素材,引領學生進入生活的情景,要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自覺自愿地進入到數學活動中來。比如,教《圓的認識》內容時,筆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車輪為什么是圓形的?如果換成其他形狀可以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被這個從未想過的問題深深吸引住了,于是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有學生說:“其他形狀沒辦法滾動,圓形的車輪不但易于滾動,而且非常平穩。”有學生提出不同意見:“橢圓形的也可以呀,什么挖土機、推土機履帶的形狀不都是橢圓形的嗎?”“那這么說,為何汽車的輪子不做成橢圓形而做成圓形的呢?”筆者順勢追問。學生在此情況下,大腦思維狀態也變得靈活起來,“用橢圓形車輪的車輛都比較笨重”“用橢圓形車輪的車輛跑不快”……“那么用圓形車輪的車輛為何行駛得又快又穩呢?”筆者緊盯著學生問道。在學生充滿迷惑和期待的求知眼神中,新的學習又開始了……
二、緊密聯系生活,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教師在課堂上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在數學題的安排上也要貼近學生生活,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展發散思維,培養學生探索與創新精神,使數學問題生活化。比如,在學習“千克的初步認識”后,筆者帶領學生進行了一堂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課。首先安排學生從實驗室里借來天平進行一些相應的測量:一枚紐扣、一把鑰匙、一枚硬幣質量各是多少克?一個指甲鉗、一個作業本、一桿粉筆、一瓶飲料質量各是多少克?多少袋白糖質量是1千克?多少粒玉米粒質量是1千克?自身的身體質量、班級內學生質量最小的及最大的各為多少千克等等。測量之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相應交流,討論調查的結果,并從中發現一些數學問題。比如,哪些學生得到的數據接近實際情況,哪些學生得到的數據有違實際。接著,教師引領學生根據得到的相關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并進行解答。
這樣的活動能夠融入學生的生活,進而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使他們能夠感到數學學習并不是枯燥乏味的,數學和自己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從而積極融入到數學的學習中。
三、模擬相關生活情境,展開數學深層探究
心理學研究表明: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模擬出學生熟悉、感興趣的相應生活情境,使學生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積極性就會得以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增濃,就會自覺地展開對數學問題的探索。
在教學相遇類問題時,筆者首先出示了生活情境。周日,封影和時晨兩位同學到清華圖書超市買書,相約上午9點在超市門口見面,倘若想知道二人什么時間從家里出發還要了解什么條件?學生經過討論得出:需要了解二人家里到超市之間的距離及各自的速度。接著,筆者又把題目改為:倘若二人在上午8點30分離開家,10分鐘后二人相遇,兩家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呢?學生經過討論發現可以分為幾種情況:同路同向而行,同路相向而行,不同路、條件不足無法確定。這樣,通過生活情境的模擬,化難而易,學生經過討論找出解題的思路,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合生活實際,學生學有所得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于現實中,并被廣泛應用于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相關的實踐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目的所在。重視數學知識的應用,讓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分析、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就能夠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培養正確的數學觀。例如,教學三角形的認識后,引領學生根據三角形的“穩定性”去修理損壞的桌椅;教學土地的測量后,引領學生步測家與學校間的距離;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后,引領學生測量教室的長與寬,一塊地板磚的長與寬,然后計算在教室里鋪地磚要多少塊?倘若一塊地磚12元錢,總計要花費多少錢?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拓寬了思路,更重要的是能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中,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與實踐能力,讓學生學有所得。
總之,只要教師將生活同數學緊密結合起來,讓生活化的數學充溢課堂,數學課堂就會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就會由衷地喜愛數學,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