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許多學生出現厭學、逆反等現象,引起社會的關注。本文分析了這兩種常見的心理問題的原因,及其解決問題的措施。
最近一項調查表明,64%的職教生有心理問題,主要就是厭學、逆反。本人曾對現任教的高一兩個班級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52.4%的學生發現學習沒意義、不想學習;43%的學生有逆反心理,具體表現在上課打瞌睡,課后不想做作業,逃離教室、家庭,上網打游戲聊天,尋求刺激,聽不進老師家長的意見,總是嫌煩。叫我這樣,我偏不這樣,我要那樣…… 如果學校、家庭不給他們及時、正確地引導,那將是后患無窮。所以,職教生厭學、逆反問題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全社會都應關注這一常見的問題。那么,職教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如何解決呢?本人提出如下一些看法。
一、職教生出現厭學、逆反現象的原因
?。?)家庭原因。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跟父母的接觸還是很多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絕大部分家庭不愁吃穿,還有積蓄,于是,有的家長就開始賭博、酗酒,孩子耳濡目染,對賭博興趣很濃,無心學習。做父母的,自己言行一定要端正,給孩子作出榜樣,給孩子點亮心靈之燈,不要貪玩而染黑了孩子。②有的家長忙于做生意,頭腦中只考慮錢,很少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有些孩子,一旦迷戀網吧、游戲廳,一旦接觸不三不四的人,精神、思想和容易變質,心理、行為得不到及時糾正,這樣就會形成不良習慣,自然也就無心學習。久而久之,孩子容易脫離健康的成長軌道,有的甚至中學未畢業就輟學,游手好閑。
?。?)社會原因。①社會上網吧、游戲大廳太多,對中學生影響太大。這幾年來,社會上網吧、游戲廳急劇增多,不少人把賺錢的眼光投向孩子們的口袋,而那些游戲廳多開在隱蔽的地方,加之有關部門檢查不力,不少學生把很多精力、時間、零花錢都投放到這些地方,根本不想去摸書本。②社會的急功近利等錯誤的價值取向影響了孩子們的讀書熱情。不少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應該說,這種想法沒有錯,可是,不少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發現孩子升學無望時,便冷嘲熱諷,責令孩子離開校園,出去找工作掙錢。
?。?)學校原因。①沒有分層教學,使得學習困難的學生產生厭學、叛逆情緒。目前,普通學校均實現大班制,一個班級五六十個人,這么多人在一起上課,學生秩序不會太好,老師難以管理。課堂上,老師即使授的是同樣內容,但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學習習慣參差不齊,學生的成績也就出現了差異。有的學生就要掉隊了,聽不懂,學不進,就厭學、逃學,脫離學校,尋求不正當刺激,以填補空虛的心靈。②教學方法死板,內容陳舊,對學生動輒懲罰,都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F在的職教生,學習基礎較差,養成教育也不太好。在教學過程中,教者還穿新鞋走老路,時間一長,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新鮮感,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有的教者看到有些學生不肯學習,就懲罰他們,學生表面上怕老師,看上去好像在學習,其實,他們的心思根本不在書本上。這是多么可怕的思想狀態啊!
二、解決問題的措施
①家長要與他們建立民主、信任、和諧的關系。家長對孩子要言傳身教,在孩子未出現問題之前就要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的引導,不要等到問題出現才著急。家長一定要多關心、理解孩子,不能簡單粗暴,不能不聞不問,要與孩子建立和諧的關系。②班主任要多觀察學生思想動態,多與他們談心。教師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要與學生拉近距離,不僅要在學習上給他們幫助,更要及時疏導他們的心理,能為他們將來順利走上社會出點力,更能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此外,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交流孩子的情況;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嚴格管理,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學習上授之以漁;全社會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多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成長,都能使職教生改變這種厭學、逆反狀況。
總之,全社會都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學生心理得以正常發展。學生只有表現出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積極性才會提高,思想才會活躍,學習上才會沒有壓力。只有他們全身心投入了才會愛學、會學,才能夠適應學校、社會的要求。家長老師有時也應換位思考,以身作則,尊重他們的人格,多一顆寬容的心,巧用鼓勵、贊美的方式,創造一種和諧的關系。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厭學、逆反。
(濱??h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