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篇學習對學生今后的英語發(fā)展非常重要。小學階段,語篇閱讀題型隨著年級的增高在試卷中所占的分值加大。因此,在課堂上進行高效的語篇教學是每個小學英語教師應努力做到的。那么,如何避免單調(diào)、枯燥,并在較短時間內(nèi)讓學生積極地理解,從而為高效的語篇教學鋪墊呢?
一、自主預習,問題匯總
預習是高年級學生應該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之一,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知識。簡單的生詞、語法,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以自行解決。如果生詞量大,且生詞較難讀準確,或者語法點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生疏或比較難理解,學生很難自己解決,這時學生可以把有疑惑的問題在課本上做記號,或者用本子記下來。在課上,教師給學生幾分鐘時間,在小組內(nèi)互相討論各自的問題,由小組長把本小組內(nèi)仍然無法解決的問題匯總起來,匯報給老師。老師安排全班學生共同解決大家的問題,大家都無法解決的由老師進行適當點撥。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自主學習,在討論的過程中互相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學生間在互相學習中得到啟發(fā)。帶著問題的懸念聽老師講解,學生會帶著很高的積極性,從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二、巧設情境,迎刃而解
(1)利用身邊的實物。教室里、學生身邊、教師身邊的實物資源,都應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在課堂中得到充分利用。如6A Unit 3 It was there單元的A部分語篇初次涉及過去式,一般學生自學理解時有一定的困難。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情境解決be動詞為過去式的句型:進教室時趁學生不注意把自己的英語書藏起來。開始上課了,作尋找英語書的著急狀,并詢問:Oh! Where is my English book?It was on the teacher’s desk just now. Where is it now?請學生上來幫助尋找,很快可以找到:It’s in the teacher’s desk now.教師板書現(xiàn)在時和過去時兩個句子。再走到一名學生身邊,拿起一塊橡皮:What’s this?Where is it now? 悄悄讓橡皮從手中掉到地上:Look! It was in my hand a moment ago. But where is it now?眼尖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It’s on the ground now.同樣把現(xiàn)在時和過去時的兩個句子進行板書。通過兩組句子,讓學生自己比較,嘗試找出規(guī)律。然后再延伸至復數(shù)形式,可以利用多塊橡皮或其他的物品,板書復數(shù)句子,在單數(shù)的基礎上,學生不難找出規(guī)律。再讓學生模仿老師,同桌練習藏物品,熟悉was、were的用法,為接下來的語篇教學作好充分準備。
6B Unit 1 Who is younger單元的A部分語篇中包含了形容詞的比較級句型,這是本單元的關鍵句型,對語篇的理解有直接的影響。筆者通過比較班級學生各方面的特征,介紹新句型。首先請幾名學生上前作為模特,根據(jù)模特學生的特征引出并板書單詞和句型:tall-taller short-shorter… A. is taller than. B. B is shorter than. A.…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形容詞比較級的意義和變化規(guī)則,大家一起找出比較級句型的基本公式:A+be動詞+形容詞比較級+than+B。再由學生的年齡引出A is younger than,B在此基礎上擴充為:A is one year/two years younger than,B最后找出具有某方面相同特征的學生,讓大家比較,在懸疑中揭示句子:A is as old/tall/…as B.讓學生比較as…as和than的不同用法。解決了難點之后,學生在語篇整體學習時就可以順暢地進入課文的情境,理解課文。
(2)融入chant或歌曲之類。朗朗上口的chant和節(jié)奏明快或優(yōu)美的歌曲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可以把難點融入chant或歌曲,讓學生樂于理解。6A Unit 5 On the farm的A部分動詞詞組較多,且都是過去式。這是在第三單元be動詞過去式的基礎上,首次出現(xiàn)動詞過去式,學生需要理解過程,并難以讀準。筆者把過去式詞組和句型都融合在chant里:
Nice to see you. Nice to see you.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I watched a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