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精心創設和豐富各種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體驗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接受教育,感受樂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合理設計、有效創設好“三境”,既直觀情境、問題情境和活動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把學生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充分鍛煉自己,提高體育課堂的生命力。創設有效情境突顯體育課堂活力,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讓教學內容充滿情趣
(1)捕捉貼近學生生活事件,創設生活情境。體育源于生活,生活是體育運動的大課堂,將新鮮的“生活”引入課堂,令學生耳目一新,出乎意料,能激起課堂“情趣”水花。在教學中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創設一些“生活情景”,使學生置于生活的氛圍中,讓每一個孩子的心情得到徹底放飛,在玩和活動中積極思考、積極鍛煉,充分感悟體育的興趣和魅力。例如:在學習體操棒玩法時,我們可以把教學內容設計為一群上學小精靈一天的學習生活經歷,通過“早上起床鍛煉好”“遇險”“陽光總在風雨后”等故事情景,讓學生在游戲與情景中了解體操棒各種功能,體驗不同的情緒變化。這樣的設計,既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和興趣,又貼近學生的生活。
(2)介紹趣味故事,實現寓教于樂。情境體驗是新課標的教學原則之一,通過創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作用于學生的學習心理的過程,從而促進學生積極的內在體驗。如“投擲”的教學。利用壘球作“炮彈”,設計模擬“放人”的目標。讓學生對準目標,奮勇殲“敵”,訓練結束比“戰績”。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段有趣的故事,讓學生置身于其中,使學生在充分參與的基礎上,獲得個體生命的體驗,并在體驗的基礎上充分參與,既寓教于樂,也發展了投擲能力。
二、讓教學過程充滿情趣
(1)設計精彩開局,激發學生求知欲。一堂好的體育課猶如一曲美妙的音樂,有引人入勝的開始,有令人陶醉的高潮,有發人深思的結束。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兒童是“用形式、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和機會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進入自主的學習狀態。我在教學五年級《籃球——單手投籃》水平(三)時,首先創設音樂情境,播放耳熟能詳的《姚明之歌》并在富有動感的音樂中,用夸張的語氣介紹有“中國長城”美稱的姚明,出示有關姚明在NBA賽場比賽的精彩圖片,同時邀請同學們一同練習籃球的各種技術。夸張的語氣、強烈音樂節奏、精彩絕倫的圖片,使學生產生學習籃球技術的強烈愿望。教學“兩人三腿”游戲時,首先創設問題情境,“同學們做過這個游戲嗎?說說當時的情況。”學生迅速展開討論,并爭先恐后地開始回答問題。然后繼續引導:“能介紹一下成功的經驗嗎?”學生很快就談到配合、合作的話題,就此導入新課,讓學生帶著成功的經驗開展練習,迅速進入課堂當中。
(2)創造有利條件和情境,讓學生體驗成功。表現自我的機會是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的,因此教師應該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并且給予肯定和贊賞。這樣學生都能通過表現自我獲得成功的體驗,獲得成功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籃球投籃教學中,我對籃架進行改造,用跳高架制成小籃球架,高度降低了,學生投籃命中率提高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樂于參加投籃,還有個別男生做出了扣籃的動作。在進行集體分組投籃比賽時,讓學生在富有競爭的集體中爭取優異成績,滿足學生個人對成功的追求,更讓其體驗到集體成功所帶來的自豪感。
三、讓自己成為活力課堂的培育者、呵護者
(1)語言激發活力。語言是信息的載體,是課堂上師生之間交流的思想、交流感情的橋梁。教師語言要幽默風趣,富有啟發性,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像火種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像石塊,濺起學生心靈港灣的興趣之波。
(2)寬容孕育活力。在體育課上,學生的所有個性特征、性格特征將表露無遺。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理解方式來解讀一名小學生內心世界,只能用一顆寬容的心,建立和諧的師生感情。這樣,在課上及時表揚、及時鼓勵以及及時批評教育,能使體育課堂有掌聲,有笑聲、有汗水。
(3)創新保持活力。一個追求課堂活力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從來就不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新意不斷的教材處理,創意連連的課堂導入,回味無窮的教學收尾,變動不拘的教學方法,永葆風趣的教學語言,有效的教學情境設置,用不斷創新保持課堂活力不斷。
總之,有效的教學情境創設,活力體育課堂的體現,必須要把握好教學的重點、難點、特點。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圍繞教學目標,遵循科學的教育原理,要有啟發性、直觀性、可接受性,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使科學性和實效性有機統一。否則,所創設的情境只流于形式,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連云港市解放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