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年僅35歲的魏書生老師獲得了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稱號,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
那年,一次魏書生從盤錦市到沈陽市出差。列車上與他對面而坐的是位老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憂心忡忡,沉悶不語。
列車快到沈陽的時候,列車員開始驗票,其他乘客都出示了車票,只有老人掏出來的是張紙條。老人面有難色地解釋說,自己和侄子同去北京,沒想到兩人在擁擠的人流中走散了。他身無分文,實在沒辦法買車票回老家了。北京市的公安派出所為照顧他,給他開了這張證明,希望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能給予免票。列車員聽后,就沒讓老人補買車票。
魏書生觀察到,老人舍不得吃手里的那半個硬面包,只看著別人大吃大嚼。他還看得出來,老人自尊心強,耿直倔強。魏書生把手伸進了兜里,悄悄摸出兩元錢來。兩元錢,正好可以為老人買份盒飯。但魏書生沒有當眾把錢遞給老人,或干脆買份盒飯端給老人。如果他這樣去接濟老人,估計老人會堅持不要的,即使勉強收下,也會很不自然。
魏書生又靜靜地坐了一會兒,列車緩緩地開進了沈陽車站。魏書生下車后,沒有直奔出站口去,而是繞到老人座位的那個車窗口,輕聲叫過老人,不惹人注意地把兩元錢塞到老人手里,不等老人拒絕,便迅速轉身離開了列車。
魏書生不僅是思想活躍的教育改革家,而且是雷鋒精神的自覺弘揚者。他把兩元錢送給急需幫助的人,這對他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因為他曾把兩萬元送給急需幫助的人。但這件給人兩元錢小事中的細節,能給人一個重要的啟示:幫助人,不是給人物質上的施舍和精神上的憐憫,而是給人物質上的支援和精神上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