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的一句話,可能影響你的一生。”林肯的這句話是很對的。
有個英國人到瑞士出差,辦完事后,便打算盡快回家。當他到郵局給妻子發電報時,身上的錢已經不多了。他把擬好的電報交給營業員小姐,請她算算價錢。小姐算了價錢并報了價,他發現身上的錢不夠了,于是就說:“請把電文中‘親愛的’三個字去掉,這樣錢就夠了。”不料,小姐卻溫和地笑起來,說:“不!這三個字無論如何不能去掉,妻子最盼望的就是這三個字。請不必為難,這錢由我代您付。”那個發電報的英國人,原本是一個生性冷漠的人,自從那位小姐用微笑點亮了他的心靈之后,他漸漸地變了,變成了一個待人親切、寬容和大度的人。
那位郵局的營業員小姐大概不會想到,由于她的一次熱心,竟改變了一個人一輩子的性情。
葉永烈是上海作家協會的一級專業作家。1951年葉永烈11歲,給《浙南日報》投了一首70個字的小詩。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投稿。過了幾天,葉永烈收到了平生第一封信,是編輯楊奔先生鼓勵葉永烈的信。小詩幸運地遇到了熱心的編輯楊奔先生,順利地發表在4月28日的《浙南日報》上。信和那張報紙經歷了近50年的風風雨雨,被葉永烈珍藏至今。葉永烈在回憶第一次投稿時說:“這對我的人生道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果不是11歲時受到那位編輯的幫助,如果沒有發表那篇不像樣的東西,也許我不會跟筆桿子打一輩子交道。”“這第一次投稿,決定了我這一輩子以寫作為業。”
后來,葉永烈終于找到了早已離開報社的楊奔先生。1981年3月10日,葉永烈向楊奔先生致函問候,感謝他在30年前曾向一個11歲的孩子伸出溫暖的手。出乎意料的是,楊奔先生把30年前的往事看得很淡。他自稱不過是個“文學理發匠”,只是“無心插柳柳成行”而已。
小善,往往引不起人們的注意。然而,的確沒法否認,很多小善具有人們意想不到的作用。小善,可以改變一個人一輩子的性情;小善,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的職業;小善,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一輩子的命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至今也不失為有益的箴言。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善,世界將變成更加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