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不斷深入,全面培養高中生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已勢在必行,所以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就必須在平日的教學中,多加強訓練,從基礎抓起,并逐步強化提高,最終達到目標。
一、努力創設“聽”的語言環境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端正聽力教學的態度,不斷探索聽力教學的方法、提高聽力教學的質量。我在給學生做聽力訓練時,首先向學生介紹或讓學生介紹一些與聽力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他們在聽完這段材料后回答問題。之后,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穿插補充進行必要的糾正或解釋,然后再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復述或討論這一話題。在完成這一部分的整個過程中,學生一直在唱主角,自始至終都處于一種緊張的工作狀態。最后的討論不僅是學生聽覺上的一種休息,而且又是對所聽內容的簡述,在鞏固了所聽取的信息和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綜述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這種聽說的有機結合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強化“說”的訓練功能
英國語言學家埃克斯利說過:“語言教師最大的缺點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講得太多,他試圖以教代學,結果是學生什么也學不到。”為此,我在近幾年的教學中開始有計劃地對高中學生進行說能力的培養。在保證其他方面訓練的前提下,加強對學生說能力的訓練,使學生的說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從對高中生的心理研究來看,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基本成熟,開始走向獨立的生活,他們的抽象思維、邏輯概括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向更高的方向發展,學生可以直接把英語和客觀事物聯系起來。
三、培養“讀”的準確能力
對于高中學生,在閱讀與課文難度相當的英語文章時,速度應在每分鐘40~60個詞左右。理解正確率應達70%以上。每分鐘閱讀的單詞量越大,理解率越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越強。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立竿見影的,它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是需要一段時間積累的。只有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不斷地實踐才能提高。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一些難易相當且趣味性強的文章供學生練習,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英語的實用性。
四、培養“寫作”的能力
高中階段的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要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對待,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高中英語寫作訓練應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發揮學生的寫作才能,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只有這樣學生就能在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方面得以改善。
總之,教師要采取積極引導的方法提高學生英語的水平,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是相互依賴的,說的能力有賴于聽的能力,進而有助于寫作。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手段,聽和讀是輸入,只要達到足夠量的輸入,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高質量輸出。
(唐山市豐南區唐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