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充滿了感情色彩,從事音樂教育的人應該是最懂得情感的人。要想上好音樂課,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因勢利導,趨利避害。因此,音樂教師必須明確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使每一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學習。
關鍵詞:音樂活動;主體意識;旋律曲調(diào);教學藝術
音樂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真正落到實處,關鍵在于是否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本校學生處于初步接觸音樂的階段,接觸更多的是通俗歌曲。面對課時少、內(nèi)容多,以及基礎不同的局面,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通過多年來的教學,摸索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幫助學生樹立起科學的歌唱思維方法,引發(fā)他們濃厚的歌唱興趣,引導他們將自己的生命體驗沉浸于音樂的世界,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藝術的表現(xiàn)之中;使每一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學習,具有一定的音樂能力,并從中享受成功的快樂,為今后自己的音樂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yǎng)審美能力,陶冶心靈,有利于學生心身健康
古希臘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圖認為,“音樂與樂曲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人的心靈最深處,如果教育方式適合,他們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使它也就美化”,由于音樂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它主要通過觸及人的心靈深處來陶冶人。音樂課程的價值重在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fā)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的素養(yǎng),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在這個基礎上,就需要作為音樂教師的我們不斷地去反思我們的教學,只有在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中尋求更好的方法,并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自己的音樂教學更加扎實、有效,更加有深度、有情趣。在我們許多的音樂教學或音樂活動中,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愛美、協(xié)作、寬容、創(chuàng)造、同情等品質(zhì)。在潛移默化中,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
二、進一步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基本技術技能
針對職校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教師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好音樂課,經(jīng)常采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xiàn)出良好的品質(zhì)。努力做到用好的課堂設計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嘗試運用了小組教學活動的教學形式,以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紛紛開動腦筋,在小組進行踴躍的討論。小組活動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參與,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為他們主題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寬松環(huán)境,合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和提高。補習基礎知識主要是指補習最為基本的樂理知識,如節(jié)奏、節(jié)拍、拍子、拍號、調(diào)式、調(diào)性、常用符號,以及補習一些有關的欣賞知識,如對樂器的認識等。當然,講授這些知識應在運用的過程中穿插進行,要注意方法,以免將音樂欣賞課上成枯燥無味的理論課。當然,教無定法。只要能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成長,讓他們踏上尋找音樂之美、感受音樂之美的道路,就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三、給學生更多的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
在初始階段,教師必須明確基礎音樂教育不是以培養(yǎng)音樂家為目的,所以在新生的第一節(jié)音樂課上,我就說明“本學期評價標準中,首先是能自然大方的歌唱、表演,能積極回答問題,積極參與。其次才是音準、音量、回答的對、錯。文藝委員及時記錄這些情況,作為學期成績之一”。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自然大方地歌唱,輕松地表演,積極回答問題。并且,每次課堂組織演唱、表演時,學生會很愿意表現(xiàn),就算有點跑調(diào),聲音不好聽,依然能自然表現(xiàn)。我們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既要考慮到教材的價值性又要注重教材的適用性。教學內(nèi)容既是一個完整系統(tǒng),又可分可合,分開是一個構件一個單元,和起來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tǒng),能否在保持原有系統(tǒng)的前提下科學地篩選教學內(nèi)容,重組教材結構體系,把教學內(nèi)容分割或合并?事實證明完全可以,或者可以圍繞教學目標把學生學習的目光從課本上引向自然和社會,改變過去孤立地死讀課本的現(xiàn)象,把課本知識放在自然社會的廣闊背景下學習,讓學生從學習中進行鑒別比較,從而提高鑒賞能力。在課堂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我覺得各種各樣的音樂知識學習,正是為了啟發(fā)學生研究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把知識運用于實踐,解決超越現(xiàn)有知識范圍的問題,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吸收新信息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而學了音樂創(chuàng)作又能有效地促進音樂知識的學習鞏固和使用,學生學了作曲后,我感到最明顯地作用是,使他們感到自己又打開了一扇神秘的大門,從而更主動、更自覺地學習音樂了。
四、提升音樂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師獨特的個性魅力和教學藝術,在很大程度是由教師的人文素質(zhì)所決定的。因此,要想得到學生的歡迎和愛戴,要想得到學生的尊敬和追隨,教師就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通過自身高超的音樂修養(yǎng)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人風采和迷人魅力,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的共鳴,最后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chǎn)生強有力的影響。對于一名音樂教師來講,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是基礎,具備高超的教學藝術和極具感染力的個性魅力,尤為重要。包括職校學生在內(nèi),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學識淵博、幽默風趣、興趣廣泛、才智過人的教師。是以生為本還是以師為尊,是不茍言笑還是和藹可親,是循規(guī)蹈矩還是獨具匠心,是枯燥乏味還是風趣幽默,是平鋪直敘還是妙語連珠,是生動活潑還是拘謹呆板,是庸庸碌碌還是不同凡響……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堂音樂課的成敗。
為貫徹新的音樂教育理念,我們必須根據(jù)學生的音樂學習心理改革教學方法,走出以音樂學科為中心的誤區(qū),實施全面的、綜合性的音樂教育,就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帶入到音樂欣賞的具體意境中,體會音樂、了解音樂、感受音樂,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和豐富有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廖家驊.音樂審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