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龐大的詞匯量,錯綜復雜的語法知識,莫名其妙的短語搭配,長而晦澀的文章,還有中考的壓力,這一切都可能讓初中學生感到不知所措,所以一定要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這對以后的學習都將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增強語感;激發興趣;創新能力;創造個性
在初中英語的教授過程中,很多教師遇到一些問題,如何克服聽說與讀寫脫節的問題。語言知識與交際運用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關鍵因素是什么,等等。因此,如何從理論上和實踐方面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途徑來構建初中英語有效的課堂,值得我們研究、探討。
一、認真積累詞匯
詞匯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沒有足夠的詞匯就無從談起聽、說、讀、寫。我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記憶單詞還要靠勤奮,抓住零散時間進行記憶。記憶單詞時,在了解了生詞的基本意思和詞性用法后,應及時聽課文錄音磁帶,一般情況下,要連續聽2~3遍,并跟著大聲讀,目的是校正生詞讀音,并且模仿朗讀課文的語音語調,提高說的能力。用這種方法校正單詞讀音,還可增強語感。要求學生掌握五到:①腦到——背單詞時肯定要想著,不能開小差。②眼到——仔細觀察單詞的寫法。③口到——口里要念著單詞。④耳到——聽著自己的讀音。⑤手到——用手在書桌上或紙上寫幾遍這個單詞。不要偷懶,一定要邊用腦記邊手寫。把各個器官動用起來,相信自己一定能記住更多的單詞。例如,在動物詞匯教學中,適當擴展在中西文化中,人們對dog,tiger與dragon,horse與ox,sheep與goat等的不同的看法和用法。“dog”在外國被視為與人一樣尊貴的動物;因而有“love me,love my dog”之說,而“dragon”在中國雖被認為是吉祥之物,但在外國卻是邪惡的化身;“sheep”在英語中表示好人,能干的人,而“goat”表示壞人和不能干的人。在顏色詞匯教學中,在學生掌握了各種顏色后,我說:“I'm in the pink”(身體健康),學生立即往我身上看,卻沒有找出“pink”(粉色)的東西,學生立即產生了疑問,好奇心大大增強,疲憊的心情為之一震,情緒高漲。我說pink在英文中表示身體健康,同樣,blue表示心情灰暗,心情不好。在講解器官的單詞后,適當引入有關的諺語或俚語,如green eye表示某人得了紅眼病,嫉妒別人;而green hand表示新手。久而久之學生學會了自己認真去思考,多角度地分析、推敲、積累。
二、注重語法的拼寫
語法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它是掌握英語的工具。初中階段所學的語法知識就是那么屈指可數的幾個,反復練習過多遍,為什么到頭來還是出錯呢?這種一錯再錯的現象在學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即某個題目在以前曾做錯過,以后再次見到這個題,還是做不對甚至犯同樣的錯誤。我覺得問題的關鍵在于沒有徹底弄懂錯誤的原因或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平時作業反饋時,我會把同學做錯的題,放到課堂上讓學生自己進行認真、仔細的分析和思考:錯在哪里,是對該知識點不了解還是粗心大意所致,如何改正,怎樣才能避免類似錯誤的發生,是否還有其他的解法。經過這一番反思之后,再把它們記錄到“錯題庫”中去。以后再碰到類似題目就基本上可以杜絕錯誤的發生。尤其是那些易受思維定勢影響的題目更應當這樣去處理,否則就很容易重蹈覆轍。
三、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這時應再把感覺上升到理念,將理念融入自己的思維中,英語就能運用自如。教好學生的英文道理是同樣的。基礎必須打牢,也只有在基礎打牢的前提下,學生才能靈活運用英語。初中學生閱讀理解難度較高,必須在有了充足的詞匯的基礎上才能進行閱讀訓練。要想提高閱讀水平,除了學習課本外,我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外有意識地擴大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掌握閱讀技巧。養成課余閱讀英文讀物的習慣。剛開始時,推薦學生閱讀一些較淺顯的文章,盡量讀那些沒有生詞的簡易讀物。隨著詞匯量的擴大,學生的胃口也會越來越大。要多讀原汁原味的文章,這樣不僅開闊了眼界,還學到了不少知識。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詞匯量會豐富不少,理解能力也有長足的進步。
四、提高交際應用能力
語言是人類交際工具,交際又是雙向性或多向性的活動,通過“交際應用”,使學生在精神、心理和身體活動諸方面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從而激發興趣、培養創新能力。《大綱》指出“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教師可以通過創設交流情境、想象情境等方式來優化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在我的課堂上盡量給學生提供開放的學習英語場所,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能用英語進行自然的交流。而有效引導正是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沒有說外語的環境,但要盡量創造。有計劃地組織他們討論,為他們提供思維摩擦與碰撞的環境,就是為學生的學習搭建了更為開放的舞臺。當有計劃地進行語言輸入后,我們教師為學生創設巧妙的情境,比如舉一些身邊的,尤其是同學感興趣的例子,或是利用一些幽默的圖片作為情境,能更好地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讓學生用情境來復習剛學過的語言知識快捷有效,事半功倍。每天晨課,讓學生大聲朗讀不僅可以練習發音,形成良好的語感,而且對聽力的提高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另外,我還要求學生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用英語和同學、老師或者其他懂英語的人打招呼或談論事情。一開始,可能不太習慣,但沒有關系,只要堅持就會有結果。從情境教學上看,學生的這些心理都表現得很充分,要不斷引導學生大膽、主動、積極地學習,從敢說、敢表達逐漸到會說、善于表達,使自己看到學習英語的意義和價值。
總之,在英語課堂的有效構建中,英語教學要徹底走出困境,必須進一步轉變觀念,認真研究語言形成的規律,扎扎實實地開展改革實驗活動,不斷總結,不斷提高,走出外語教學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