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豐要重新回到中國市場搶地盤了。
在歐美市場逐漸惡化,主權債務危機蔓延令人擔憂之際,多家全球銀行宣布大規模支出削減計劃。外資銀行也開始了“調結構”。
據外媒報道,為削減開支及保護股東利益,匯豐銀行將在2013年之前在全球范圍內裁員3萬人,以減輕工資開銷帶來的巨大壓力。匯豐銀行總裁歐智華更聲稱,這只是匯豐銀行新策略的一部分,其總目標是要在2013年之前削減35億美元的開支。
裁員只是匯豐大范圍重組的一部分,匯豐正準備關閉近半數的全球零售業務——目前共有86家,并重整其商業及投資銀行部門。
與裁員消息僅有幾天之遙,匯豐控股又宣布,將出售其在美國的信用卡及零售業務給美國第一資本金融公司。此項交易涉及327億美元,其中包括26億美元的溢價。該交易預計將于2012年上半年完成。
盤點匯豐即將出售的業務會發現,此次被出售的是匯豐的債券承保美國信用卡及商戶優惠卡業務,包括客戶貸款結欠總額,連同若干房地產和其他資產及負債。包括相關的萬事達卡、VISA卡、商戶優惠卡及其他信用卡業務,但不包括匯豐美國銀行的11億美元信用卡計劃。
歐智華表示,此次交易可以讓匯豐的風險加權資產降低近400億美元,另外,交易帶來的24億美元稅后利潤,可以讓匯豐重新調配資本。
是什么原因讓全球銀行巨擘匯豐做出求穩減負之舉?
香港回歸之前,匯豐曾將總部遷往倫敦,金融危機后其行政總裁又回駐香港。就其市值而言,匯豐是全球市值第三大銀行,其業務一半在歐洲,四分之一在美洲,四分之一在亞洲。而此輪的所有舉動似乎昭示,匯豐將調整其戰略中心,目標則直指中國。
從匯豐銀行2011年上半年在中國內地的業績來看,其存貸款業務都在賺錢。今年上半年匯豐在中國內地稅前利潤同比上升38%,達18億美元,撇除來自交行、平安等合作伙伴的收益,匯豐自身在華業務同比上漲171%,至2.79億美元。而按列賬基準計算,今年上半年匯豐在中國內地稅前利潤占集團整體利潤比例為15%,占亞洲業務利潤26%,占除中國香港外亞太區業務利潤47%。而去年上半年,匯豐銀行在亞太地區稅前收入為45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來自香港。
難怪乎匯豐在爆出大范圍裁員消息后,其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馬上出面表示,作為匯豐銀行看重的戰略市場之一,匯豐在中國內地市場不會裁員,并將繼續增加雇員。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后,將戰略重點調回中國市場的匯豐的下一步該怎么走?匯豐高層準備瞄準登陸即將推出的中國A股國際板。
匯豐銀行(中國)行長兼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匯豐希望能夠成為首批登陸國際板的外資企業,并且在與監管部門溝通、前期文件準備等方面匯豐已進行大量籌備工作,只等待相關監管條例的出臺。
目前,匯豐的野心是進駐中國內地,尋求更廣闊的利潤與業務空間。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入推進,匯豐借助香港的便利條件可以更加貼近“內地”。
其實,隨著歐美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多數銀行大佬也將未來瞄準新興市場進行圈地跑馬,“棄美奔亞”尤其在中國內地市場,外資銀行基本布局完畢,匯豐的下一步發力無疑將面臨著更多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