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儲量據稱超過36萬億方的頁巖氣,除了國內石油巨頭躍躍欲試,民營資本也競相希望獲得入場券。作為全球第二大陸地石油鉆機生產商,宏華集團(00196.HK)倒沒有如此迫切的意欲分羹頁巖氣。
原因是,如果將頁巖氣界定為普通天然氣,那么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將享有合“法”獨占權,但若將它視為非常規天然氣(國際通行的劃分方法),勘探和開采權花落誰家則未可知。
2011年7月,中國的首次頁巖氣招標塵埃落定,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中國石油)和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拿下了面積超過4000平方公里的頁巖氣區塊開采權。
“前者中標正常,但后者并非四大油氣公司。顯然,政府在頁巖氣‘是不是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問題上做出了突破性決議”。宏華董事長張弭向《英才》記者指出政策的松動之處。
這似乎對主業處在窘境的宏華來說,是個好消息。宏華財報顯示,2009年公司虧損1.28億元人民幣;2010年,宏華在海洋鉆探機市場又受到重挫,與振華重工10億元級的買賣協議遭到擱置,結果宏華再虧1.84億元。傳統業務不振之下,尋找和拓展新的業務是張弭早就開始思量的。
從2009年起,宏華便組織團隊開展對頁巖氣的研發,公司新增加了租賃、油氣工程服務等業務部門,也均為圍繞著陸地頁巖氣和海洋鉆機的新興業務。張弭稱,宏華已經可以向市場提供包括硬件、軟件、租賃在內的頁巖氣開發整體解決方案。
此外,宏華也一直在尋找有實力的合作伙伴共同開發頁巖氣,這似乎是一個更大的野心——借助外力,加重宏華切入頁巖氣領域的砝碼。
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中石油、中石化們已經將優質頁巖氣區域按照常規天然氣登記完畢。在國土資源部的礦產目錄上,頁巖氣也不是獨立礦種。這就意味著,民營企業若想合“法”開發國內的頁巖氣,依然有政策上的障礙。
張弭覺得,行業新生之際,技術型小公司至少應有與巨頭們合作的空間,如果論及更廣闊的圖景,則更顯必要:“從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分析,萬一俄羅斯明天關你閥門呢?所以中國必須開放非常規油氣資源,在資金、技術上通力合作來做大產業規模。”
那么這個產業規模會有多大呢?
根據公開資料,美國近幾年間,每年拿出約300億美元用于頁巖氣的開發,結果是,2010年頁巖氣產量達1390億方,占美國天然氣產量的23%。
但是在國內,直到2004年,才確認頁巖氣的廣泛存在。此后卻一直未見動靜,直到今年中國石油和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中標首個頁巖氣招標,而兩者承諾的勘察期內投資額合計也不足10億元。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評論認為有占座的嫌疑——由于常規油氣遠比頁巖氣更具效益,國內油氣巨頭們其實瞧不上頁巖氣,而開發頁巖氣,油氣價格更難上漲了。
對于宏華這樣,在門外苦苦等候的企業,頁巖氣的市場準入依然是一個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