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走在泥地里,再小的污點也會慢慢滾大。眼下,券商的研究報告危機正一波趕似一波地,在資本市場里散發著漣漪效應。
今年以來,券商研報“烏龍”事件頻出,在中國寶安(000009.SZ)“石墨礦”事件、寧波聯合(600051.S H)“被銻礦”、雙匯發展(000895. S Z)“瘦肉精”等等事件紛紛曝光的同時,也揭開了一向密不透風的研報圈的“大蓋子”——券商、基金、上市公司利益鏈下的“潛規則”、上市公司調研走過場、研報抄襲和嘩眾取寵。券商研報“三宗罪”,引發市場一片嘩然。
導致這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高善文在博客中說,“王德如風,民德如草,市場的風往哪里吹,分析員的草就往哪里倒,賣方終究是在做生意,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
事情恐怕沒有這樣簡單。實際上,市場上種種利益圈的交媾
研報難糾偏
《英才》:目前券商研究報告問題百出,導致這些亂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樊樹:原因有三個:現在券商的業務市場競爭都比較激烈,很多機構很難用優厚的薪酬待遇來吸引行業頂尖的人才;而現在大部分券商的收益都取決于買方,也就是基金,所以他們就要被動地迎合基金。此外,研究員要和上市公司保持比較好的關系,也不敢得罪上市公司;行業發展快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很多沒有研究能力的人也去發研究報告,這樣出來的報告就會失真。
謝太峰:這種現象不是從現在才開始的,只不過這種亂象越來越嚴重,這和整個社會缺乏誠信這樣的大背景有關;另外的原因還是利益驅動,券商本應站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立場上,但現在研究是帶有某種前提的,是為預訂了結論來服務的。
據我了解,實際上券商調研是很難得到真實情況的。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需要得到些一手素材和資料,但即便是到上市公司調研也很難得到一些真實的信息。上市公司在不知研究員到底說好話,還是說壞話的時候,董秘就會應付一些發表的年報,或者公開的信息資料,而這些資料基本全是正面的,介紹情況也是只報喜不報憂的。還有就是投資者的盲從盲信也為市場的亂象貢獻了一己之力。
韓志國:中國的股市越來越畸形化,越來越制度走偏,尤其是中小板和創業板開板以后。現在向權貴經濟過渡,制度向權力傾斜。中國股市已經完全脫離了正常的發展軌道。在股市總體制度走偏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去矯正行為走偏呢?
投資者看什么
《英才》:那么,對于一般投資者免費閱讀的或者是在網站上能看到的券商研究報告,究竟其參考價值有多大呢?
樊樹:實際上一手的報告都是通過路演,給各種合作關系的頂尖機構看的。社會上一般投資者看到的都是一些少量的,沒有什么時效性的報告。任何產品都是有價值的,一套價值幾十、幾百萬的報告,怎么可能放到網站上,讓人隨便看呢?現在很多投資者對研究員都有很苛刻的要求,但大部分研究員不是給他們服務的。
謝太峰:高質量的研報是非常少的,大部分都是報喜不報憂,很少有客觀的評價,可信度是很低的。
《英才》:在這樣的利益格局下,一般投資者看到的報告,是否不排除有券商和機構合謀下的設計,比如,在需要拋售的階段推出相關股票的看多報告?
樊樹:這個就不清楚了。研究員的工作模式是整天和上市公司、基金公司打交道,和高端的
客戶也會有交流,但是不和散戶打交道的。他們去上市公司調研,然后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寫一些報告,也希望報告有一些很好的作用,但他有顧慮,比如不能得罪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像現在的研究員排名都是通過買方來排名,如果得罪了基金,以后的排名就會有問題。
《英才》: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如何來選擇可信度高一些的研究報告呢?
樊樹:一般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顧問、投資基金,包括公募和私募基金來投資,利用不全的信息去投資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
謝太峰:對于單個的投資者來講,如果有能力來選擇研報,也就有能力獨立分析市場了。對于一般投資者來講,只有提高自身投資的素養,不要盲聽盲信。
懲戒缺失
《英才》:像現在這樣的研報亂象究竟是中國特有的現象,還是成熟市場也存在這些問題?
樊樹:實際上,國際上券商的報告也都不給散戶看,是給各類機構和基金看的。和中國不一樣的是,國際上沒有那么多中小投資者直接投資,只有中國才會有。因為市場是共贏的,免費就不可能獲得很有價值的東西。
國際上的評級系統很完善,如果研究員職業上出了什么問題,可能以后他的身價就會下降很多。國際市場上會更透明,但模式上差不多。
謝太峰:只要有市場,就會出現這種違規和欺詐的現象,只不過類似這種的現象少一些,成熟市場的誠信體系比較完善,而我們太明顯。股市亂象只是經濟社會亂象中的一個方面。
韓志國:在成熟市場往往也會發生這種事情,但國外有嚴格的法律,一旦受懲,那會傾家蕩產,但中國的這個問題是越來越嚴重。
《英才》:那么,我們能否通過一些制度上的規范來改變這種狀況嗎?
樊樹:其實只要沒有違規的行為,就不需要規范,像有些研究員就是不能得罪基金和上市公司。只要沒有虛假的,惡意的欺騙,不違法就可以。市場不能以偏概全,雖然有些研究員寫出了質量很低的報告,但不是所有報告都是這樣寫的。
謝太峰:在大的社會環境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僅僅靠證券市場本身去解決研報問題,我認為效果不大,也是不可能的。
韓志國:股市需要有懲罰措施,目前,在股市上存在很多內幕交易,這都需要管理層的大力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