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4日12點,我和魏書生老師如約在沈陽桃仙機場的大廳前匯合了。
從沈陽到貴陽的CZ6111號航班于13點15分開始登機。在飛機上,我知道有的參加會議的專家坐的是頭等艙,便問:“會議給報銷機票,你為什么不坐頭等艙?”
他輕聲地說:“沒用,省點錢好,但我不反對別人坐頭等艙。”
我們20點到了貴陽機場。接站的同志說:“魏局長沒有手機,我們找您不容易,只能通過教育局辦公室的電話與您聯系。”他認同地點點頭。
我能理解他,時間對于他來說,實在是太寶貴了。他一直將自己稱為“時間的乞丐”,他必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節省時間。可仔細想來,與其說他是“時間的乞丐”,倒不如說他是“時間的富翁”。因為,他把時間抓得太緊了,工作效率太高了!
9月15日按照大會的要求,14點20分至17點40分魏老師作報告,題目是:關于有效學校若干問題的思考。會場的人員明顯多于上午,許多人慕名而來。他站著、不拿稿講了3個多小時,會場的氣氛十分活躍,笑聲、掌聲的次數可以反映與會者滿足的心聲。
會后,他沒有出席大會的招待晚宴,而是抓時間考察了貴陽第一中學,并在一中接受了貴陽電視臺的采訪。他還應邀為一中題詞留念:“松靜勻樂,天地人和。”
9月16日凌晨15分,我們飛抵武漢機場。河南教育時報的同志來接站。
8點20分,他在新縣體育館開始作報告,題目是:教書人生與班級管理。體育館的看臺上坐滿了人,中間的場地加滿了臨時座位,有3 500多位老師參加。他站著、不拿稿講了近4個小時,會場上既秩序井然,又笑聲不斷。報告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一位教師突然走上講臺,獻上了一大捧盛開的鮮花,此舉引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會場的氣氛很感人,大家聽得津津有味、聚精會神。我作了統計,報告中共響起了33次掌聲。
飯后,他又抓緊時間考察了新縣公辦民助的第三中學,考察了新縣職業技術高中。縣里管教育的領導抓住時機,千方百計地請他出任新縣三中的顧問。
17點,河南的同志將我們送到了武漢機場。在送機場的途中,教育時報的同志一再請他用國慶節的假期再來河南作報告,他說:“實在不行了,那7天早已答應給云南、甘肅和陜西三省的同志了。”
原來中旬的講課安排只能改到明年了,今年的所有節假日、休息日都已經安排滿了……
即使是個精力充沛的鐵人,也不可能沒有打盹的時候。在去機場的途中,有一段時間他睡得很深,身體隨著顛簸的車體東倒西歪,一時睜不開明亮的眼睛。
在道別的時候,魏老師又謝絕了講課費,還是說“自己是干活的”。我雖然有意盡量地避開這樣的場合,但畢竟不好距離得太遠,一切完全可以看得明白。從他們的道別談話中也可以聽懂,魏老師請送行的同志幫忙,將講課費資助給師范專業的貧困大學生……
其實,在當前的形勢下,無論是魏老師,還是任何其他的專家,即使接受了講課費,也是無可非議的,也是情理之中的。
在送我回家的路上,我問:“你已經在國內外講學2 000多次了,比較而言,這兩天多的日程是算緊張的還是算平常的?”
他說:“這兩天多的日程顯然是比較寬松的。一個是因為占用了星期五的下午,沒坐夜間的飛機,可以正常睡覺;再一個是因為每天只講了半天,而不是講一天。”
到家后,我站在路邊目送著他,默默地祝愿好人一生平安,祝愿他23點前順利回到盤錦,早些休息。
魏老師2007年9月14日10點從盤錦出發,到9月16日23點回到盤錦,前后共有61個小時。多年以來,這是我與他最近距離接觸的61個小時。在這61個小時中,他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休息時間很少,可以安心睡覺的時間則更少。如果說他在出發后的第一夜還可以正常休息的話,那么第二夜最多能睡4個多小時。不要說是兩天都作報告,就是跟著他這樣走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如果身體不好,即使想跟也很難跟下來。他從1983年起在各地作報告,24年來幾乎每年的節假日、休息日都被安排講學,其節奏多比這次更快。
我坐在電腦旁,連夜趕寫了《魏書生的61個小時》。在我看來,這61個小時,是他緊張的61個小時,辛苦的61個小時,奉獻的61個小時,高尚的61個小時。在他看來,這61個小時,只是平常的61個小時,平淡的61個小時,平凡的61個小時,快樂的61個小時。正如他在報告中所說:“人的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平常、平淡和平凡的,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平常、平淡和平凡的生活中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如詩如畫,如歌如舞,從從容容,快快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