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新課改對教師的角色定位要求出發,分析了充分利用多種資源建構良好的教師與家長關系的途徑,探討了實現家校合作對教師的態度要求,闡述了教師溝通家長關系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期望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的“新模式”。
關鍵詞:教師;家長;關系
在新的教育環境下,在課程理念、教學目標和授課方式發生變革,家長參與教學與管理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如何構建新時期教師與家長的合作關系,已成為學校、社會和教師共同面對的一項重要任務。
過去,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教師是專家、權威,家長是受教育者、配角?,F在,面對教育的主體是學生這個新的概念,就要倡導教師為家長服務,共同把努力的方向推向為學生的成長、發展。
一、從途徑入手,教師應學會提高家長參與學生教育的素質
通過總結多年來發揮家長作用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建立經常性的家長會制度,由教師向家長匯報學生的學習思想情況,反饋學生的行為習慣,特別是技巧性地促進所謂“差生”進步,讓家長了解、掌握孩子的表現。
?。?)建立長期性的“家校工作手冊”,通過一個連續性的時間段,反映學生的德、智、體、美各方面的材料、影音資料,讓家長全面了解孩子。
?。?)建立制度性的“家長助教團”,充分發揮家長群體中的潛在資源,讓這些有行業特點的家長參與教學活動,豐富教學資源。
(4)建立定期性的“家長接待日”制度,教師主動走近家長,面對面接觸家長,從教育教學兩個方面征求意見建議、聽取批評性的意見,達到相互交流、消除誤會、增進感情的目的。
?。?)建立家長、學生、教師三向交流的“網絡平臺”,充分利用現代網絡資源的便利條件,教師可以開通博客、“BBS論壇”、網站等,全面介紹學校、班級、學生情況,發表個人觀點,吸收家長甚至全社會的意見。
?。?)組織多層次的家?;顒樱m時開展“親子活動”,讓家長融入學生教育的行列,共同感受教育,增進老師、家長、孩子之間的相互協作。
?。?)設立家校之窗,在校園內、教室內,通過黑板報、櫥窗等,展示“溫馨提示”“焦點話題”“家長觀點”“教子經驗”等,達到家長之間相互交流的目的。
二、從態度入手,教師應掌握增強家長主動溝通師生的技巧
要實現與家長的良好溝通,就要求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態度、情感。
(1)要客觀評價學生。教師要主動向孩子反映學校的情況,談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娛樂表現,談進步、談變化,有所保留,有所突出,讓家長感受老師的愛,感覺對孩子的信心。
?。?)要尊重家長。首先在教師的潛意識中,要保持與家長的平等關系,不能因為孩子的不良表現,就對孩子的家長百般影射、指責甚至誣蔑。不應該對孩子的家長指手畫腳,發泄不滿。
?。?)要關愛學生,對孩子態度要親切、細心。用自己的真心,換得孩子的信心,爭取家長的理解,讓家長感受到你就是孩子的父母,特別是對于留守兒童、單親兒童、孤兒,更要體現出無微不至的關懷。
三、從方法入手,教師應具備促使家長關心教育孩子的能力
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首先要養成良好的教育習慣,對孩子不急不躁,對教學充滿信心,腳踏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
?。?)重在過程,堅持與家長的聯系、溝通。在孩子出現問題時,要隨時保持聯系,哪怕是一句簡單的語句,一次不經意的電話,一次馬路上的偶遇,都能把孩子的信息傳達給家長。要全面、準確、翔實地將孩子的表現反饋給家長,使家長對孩子的表現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分類指導,尊重家長的個性差異。教師進行家長工作,還要重視家長的多樣性、個體差異。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的家長,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對小班家長,要多提些自我服務、自理能力方面的要求。對較大孩子的家長,則要重視學習、行為等習慣方面的教育。對于文化層次低的家長,說話要通俗、具體,便于理解,對于文化層次高的家長,則要探討、交流,達到共識。
?。?)公正客觀,對孩子的評價要掌握分寸。對任何孩子的評價,首先要肯定,鼓舞他們的信心,然后指出不足,讓其有所認識并改正。談孩子的缺點時,要注意方式,一定要客觀、全面、公正,既要指出不足、缺點,更要談到進步、優點。對自尊心強的家長,要在說明孩子的缺點時委婉、含蓄,不讓家長有壓力。對于較為熟悉的家長,則要直率一點,顯示出真誠。
(4)明確主體,注重家長的主動意識。要積極主動,通過多種形式,比如前面所說的“家校工作手冊、家長會、家長接待日等,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教育理論、教育思想,讓家長充分了解和理解教師的教學行為。要讓家長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全面認識孩子的優缺點,看到成績,也認識不足,從而產生教育孩子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要充分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促進學生進步,取得優異成績,讓家長感受到希望,增強積極性,從而主動參與到學生教育中來。
?。ㄅR洮縣養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