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只有適合學生特點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學生在初中成績不好的原因多半是學習熱情不高,上課不愛聽課。如果在課堂上教師還是“滿堂灌”,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游離,產生聽課疲倦,出現睡覺、講話、開小差等一系列問題。學生入學后,作為教育者首先應該分析學生無法安心認真學習的原因,并及時提出解決辦法。
一、學生的目標定位不明確
在我國,職業教育較之于普通教育,具有先天的“營養不足”和后天的“發育不良”的缺陷。學生入校后情緒波動大,思想不穩定,掉入“職高無用論”的怪圈。所以,在入學之初,加強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尤為重要。怎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可行的專業思想教育呢?我認為,應以集中教育為主,滲透到學科教學的全過程。同時,結合集體主義、職業道德教育來同時進行。首先,要給學生講清國家教育結構的調整,以使學生對有關的職業教育政策與發展動態能有一個了解,懂得職高與普高是同一教育層次上的兩種不同類型的學校。其次,要強調職業教育在科教興國、振興經濟和提高全民素質中的重要性,使學生走出對職業教育片面認識的誤區,讓學生明確讀職高同樣有遠大的發展前途。再次,應結合市場人才需求的現狀和專業發展的XEOJ9tsqLgSdsdyksi9+aQ==前景、優勢,使學生盡快了解和熟悉自己所學專業的概況以及人才需求的規格,便于調整自己的專業認識。同時,請已就業的優秀畢業生作專題報告會,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對專業的興趣,讓他們認識到職高人才對社會一樣起到重要的作用,對未來的路有一個期待與規劃。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無論是社會、家庭,還是學校、教師,往往忽略學生技術能力和心理素質能力的培養,片面強調學生考試成績,并把它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這樣,也就促使學生的目標定位不科學。雖然部分學生天天也在努力,在奮發,但沒有一天對自己滿意過,最終收效甚微,或者自暴自棄。久而久之,他們失去了自信心,留下人生永遠的遺憾。因此,首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優缺點所在,明白自己的興趣與愛好所在,設計自己的將來。其次,目標定位要合理,切合自身的實際,注意目標定位的多向性與績效性。再次,要求學生做到學習上不斷進步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自身能力和特長的培養,注重他們專業技能的提高,以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保持嚴謹的生活作風。這一點,是具有現代意義的勞動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要求。
二、教育形式單一,學生榮辱心不強
在開學初,職高學生切需加強榮辱觀的教育,要教育學生具有集體主義榮譽感和觀念。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矛盾時,利用集體教育與個別談心相結合,開展集體活動,使學生間的關系融洽,擰成一股繩,始終牢記個人言行直接關系到集體的形象。同時,要帶領學生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給他們提出具體的任務、目標、要求,教育他們盡最大的努力,獲取佳績。如果學生在各項活動中認真、刻苦,獲得了成功,教師要大力鼓勵,表揚學生的優秀成績,讓學生既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又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在教育形式上,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各項常規制度、細則、措施等內容的學習。實行學生閱讀和教師講解相結合,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書本學習和墻報宣傳相結合,抽查學習和普查學習相結合,有獎學習和無獎學習相結合,主題班會和娛樂活動相結合。
教育要以人為本。只有讓學生認清自己,看到未來,這樣學生才會有努力學習的動力,我們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的一線應用型人才。
(張家港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