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教育是目前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培養的是為生產和管理第一線服務的技術型人才,具有“職業性、應用型”的特點,而職業院校實訓教學則是保障實施這一培養目標的主要場地。
關鍵詞:職業教育;實訓教學;現狀;策略
在職業教學諸多環節中,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經。它與理論教學互為補充,互相促進,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人才,綜合性的專業技術人才。
一、當前職業院校實訓教學的現狀
職業院校不同于普通院校,其實訓教學在實訓教學管理、實訓室設置、功能規劃、人員管理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體現在:(1)實訓室建設資金緊張,實訓經費不足,儀器設備的更新速度慢,跟不上技術的發展;(2)實訓室閑置,設備利用率低,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現象;(3)實訓技術隊伍不穩定,欠缺一線生產實踐經驗,制約了實訓室的發展;(4)實訓教材和教學手段陳舊,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5)實訓考核沒有取得足夠的重視,考核形式單一,組織管理不到位等。
二、解決職業院校實訓教學問題的策略
1. 更新教學觀念
要沖破傳統實踐教學觀念的樊籬,推行職業院校的實踐教學,必須對傳統實驗教學的大慣性施加外力。這種外力除中職院校的校外因素外,主要由內部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的合力而產生。這種合力的分力來自很多方面,其中關鍵就在于領導的重視,只有領導重視,實訓室建設才能得到人、財、物的保證。教師是加強實訓教學的主導力量,他們對實訓教學的認識程度,決定了實訓教學水平和效果。學生是完成實訓教學的主體,沒有主體的支持和配合,實訓教學便會成為空中樓閣。因此,職業院校內所有人員只有統一思想,在對待實訓教學問題上才能同心同德,力往同一方向使,才能辦出職教特色。
2. 積極推廣開放型實訓教學
開放式實踐教學則把學生推到實訓的主體位置。在實訓教學過程中,老師雖然作出具體的實訓日程安排,但只向學生提出實訓任務和要求,而對實訓原理、步驟等都不作交代,由學生親自選定實訓課題,選擇儀器設備,制定實驗步驟,處理和分析實驗結果。這樣學生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有較大的空間,可以充分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習興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并存模擬實訓與實際實訓
運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建立模擬實訓室,不僅可以節約實訓成本,減少設備和材料的投入,而且對實訓室向多功能綜合化、科研化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通過這種訓練,激發自我的探究意識和創新動機,為學生就業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大力發展校企合辦實訓室
由于教育自身的規律,學生所學的知識、所使用的設備不一定能滿足生產實際的需求,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遠遠滯后于實際需要,造成學生競爭力不強。有些學校就作了有益的嘗試——校企合辦實訓室,主要有兩種方式:其一,企業為學校免費提供設備,學校為企業對口培訓學生;其二,學校對某一職業群所使用的最新設備進行調研,然后分步引進設備,費用由企業和學校分擔。實踐證明,校企合辦專業實驗室,對學校、企業、學生都是有利的,辦學也更容易產生品牌效應。此外,校企合辦還有利于實訓室的產業化,加強自身的造血功能。
5. 加大實訓教師的建設力度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實訓教師隊伍,對實訓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來入手:一是選聘有豐富教學經驗、學術水平高的教師參與實訓指導;二是強調實訓教師的業務學習,定期指派實訓教師到生產一線進修、考查,了解生產實際,使實驗指導工作針對性強,能與市場緊密結合;三是加大實訓教學的投資,對實訓教學的工作量進行量化,從政策上鼓勵教師參與實訓教學和科研,提高教師積極性;四是加強學校與社會、教學與生產、教學與科技工作的緊密結合,邀請企事業單位的專家、技術人員承擔學校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質量的評價工作。
6. 完善實訓教學考核制度
職業教育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能力培養為主線,考試方法應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既要兼顧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又要體現出專業的特點,以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創新能力。具體來說,一是樹立正確的考試觀。這要求考試既要顯示出學生的知識水平,又要顯示出學生的能力素質狀況;二是改革考試內容。調整實踐能力考核和理論考核的比例,突出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位的特點和要求;三是重視平時實踐創新能力、分析思維能力、學習態度等方面的考核,作為學生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
職業教育是目前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培養的是為生產和管理第一線服務的技術型人才,具有“職業性、應用型”的特點,職業院校實踐教學則是保障實施這一培養目標的主要場地。實訓教學只有率先步入良性循環,才能進一步拓寬職業教育的生存空間,促進職業教育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丁金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
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8(2).
(張家港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