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放式教學模式對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重大意義,是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目標之一。本文就開放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從對社會的意義和作用方面及其對學生生理、心理的影響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體育;開放式教學;綜合知識能力;個性發展
幾十年來,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課堂形式,多數采用固定的行政分組和男女分組。在近幾年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我認為以課堂形式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也不太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傳統固定的教學形式缺失活力和社會學基礎。依據現代教學觀點,結合現有小學教材的實際內容,我們提出了開放式教學模式,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對提高小學生綜合知識能力的應用,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一、開放式體育教學模式的意義和作用
1. 加速了個體社會化的進程
體育教學應來源于社會生活,要適應社會建設、改革、發展的需要,培育出來的人才更應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小學體育教育屬基礎教育,從強身健體出發,達到培育人才的目標。而人在事業上的成功,才智的發揮都必須在社會活動中得到發展。開放式教學模式能使個體在社會活動中立足,并帶來社會群體組合,產生群體意識,并表現出社會行為,這是開放式體育教學模式的獨特的功效,也是它的優勢所在。實行自由的開放式教學活動,使得體育課堂形成了濃縮后的小社會,學生在課堂中所表現的社會行為也為今后學生步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要充分發揮體育教育對社會功能開發的特殊作用,加速人的社會化進程,來提高全民族的社會化水平。
2. 加強了人際交往
開放式教學形式與固定的行政指令性小組活動形式的主要區別就在于前者富有情感色彩。開放式教學形式能調動單個學生的精神狀態,也可以影響全體學生以至社會的情緒。開放式教學形式加強了人際關系交往,而人際關系交往也正是體育活動追求的目標之一。開放式教學體育活動的交往,是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條件下進行,也就是說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都在不停交往。為學生步入社會,增強學生的瞬間應變能力奠定基礎,使學生做到合理地處理好各種關系。活動和交往是統一的,只要有活動的地方就必然伴隨著交往,通過交往就會扮演不同角色,出現不同的心理感染。在群體活動中每個人都設法把自己的活動計劃與技術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而群體意識又往往會把個人的活動形式、計劃與方法加以修正、調整、基本統一、使之合理化。這中間自然的表現出互教互學,取長補短的過程,從而成為群體活動的總計劃。由于交往的這些優勢所在,無論從鍛煉身體的角度,還是情感交流、社會意識等多角度來看都極大地豐富了體育教學,這也是體育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
3. 符合小學生生理、心理特征及個性發展
通過幾年的體育教學實踐,我發現小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自由式”相互交往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加。不少人認為這種現象是由于教育文化的日益普及,學生思想開放的原因造成的。所以開放式教學組織形式就應運而生,這與社會發展特點也有關,并且符合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征。我們只能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學生這種渴望“自由式”交往的心理,對開放式教學形式進行科學管理,讓小學生在行為上得到全面發展和培育,逐步形成自己的個性特征和行為規范。小學生在跟自己的父母、老師及成年的陌生人交往中很容易產生交往障礙,不主動也不敢與人交往。在多數家中、班級里、學校里,小學生常常被大人嚴格監督和管束,人人都得中規中矩,不許亂說亂動,根本沒有言論和行為自由,一旦說錯或做錯就會得到干涉和指責。長期如此,學生就會產生很強的壓抑感,并喪失創造力和主動精神。他們一旦擺脫家長或老師的監督,就會更加強烈的要求“自由式”交往,這也符合小學生追求獨立性,也有利于其個性的發展。在群體間個體間交往的手段多樣、方式復雜、層次明確、交往次數多,對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起到一定的作用。學生的愛好、性格、興趣、氣質、能力、意志等個性的特征,表現得非常充分,從而也鍛煉了個體。總之,開放式教學形式產生了以上幾個方面的有利因素,也是小學體育教學所追求的發展目標。
二、開放式體育教學形式的組織
做好體育教學宣傳工作。進行體育活動前首先從理論上講清楚,在老師號召和誘導之下讓學生自由組合,要完全建立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技術掌握程度、生活態度、體質特點、性格特點等,進行自由組織,參與校內、校外體育(遠足、旅游等)。注意學生當時的身體狀況、技術特點的難易,仔細觀察學生的橫向流動,提高學生對學習興趣與效果,發揮學生特長、發展自我個性。凡是在體育教學中采用了開放式教學的班級,其教學效果明顯轉好,教學質量迅速得到提高。學生的主、客觀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從而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開放式體育教學形式應注意的問題
開放式體育課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為主體,并不是說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完全放棄指導作用,教師要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采用不同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勤練習,多參與、多積累不同的學習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創造舒適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進行體育教學指導中要明確方法目標,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讓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主動學習、樂于學習。
(3)少數特殊學生要進行特殊輔導,揚長補短。對一些難度較大、安全系數較低的項目,要采取恰當的防范措施,以保證開放式教學形式朝著正確而又健康的方向發展。
(瑞金市解放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