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實際的一線教學中,教師往往能夠發現,在課堂上反復講的問題、學生屢次做的問題,在地理考試中依然會出錯。本文擬從提高學生學的效率、學的效果的角度出發,對學生在地理考試中出錯的原因進行剖析,并試圖找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基礎知識;地理圖表;能力;方法與技巧
作為教師,我們曾有過這樣的教學經歷——一些習題,在課堂上講過、在作業中做過,甚至有的講過、做過多次,但是學生在考試中依舊出錯。如何減少學生在作業和考試中錯誤的發生、如何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是廣大中學地理教師探究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和廣大同仁一起作些淺顯的剖析。
一、思考:學生在地理考試中出錯的原因
1. 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學生對基本概念與原理混淆不清,尤其是對基本概念不清,對地理事物、地理現象理解應用較差,地理邏輯關系混亂,不理解地理基本的因果關系。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學生忽視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的學習,誤認為只要重視能力就行,對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只是簡單死記硬背而不加以理解,沒有形成知識體系。所以,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在應用基礎知識解題時出現張冠李戴、混淆不清、答非所問的錯誤。
2. 讀圖、識圖、提取、篩選和分析地圖信息的能力較差
和其他學科相比,地理學科最突出的特點是大量運用多種地圖、圖表、圖像表達空間概念、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聯系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在近年的高考試題里,對考生利用地圖、圖表資料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力度正逐漸加強,讀懂“地圖語言”、提取圖中信息、分析圖示內容的變化等已成為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技能。但考試中暴露出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較差,不能正確地提取、篩選和分析信息。
3. 審題不明,表達不清
許多學生由于審題不認真,表達不準確,難以按照試題的要求答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錯誤。認真仔細地看題、審題,明確題目要求,是解題和答題的前提。審題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是對試題作出準確無誤、完整清晰答案的關鍵所在。審題不清導致答題失誤是很多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常見的錯誤。
4. 綜合能力較差
學生分析問題不仔細,思維能力不全面,回答問題時常有漏答和答題不全面的錯誤現象產生。此外,學生考試中出現錯誤的原因還表現在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不夠、地理運算能力差、字跡潦草,書寫不規范和卷面不整潔的現象嚴重等。
二、探索:避免學生在地理考試中出錯的對策
針對學生的常見錯誤,教師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
1. 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學習,理清知識脈絡
無論是平時的考試還是高考,地理學科都應立足于考查學科的基本知識、原理和規律,強調學習地理的基本意識是空間概念的建立和區域特征的認識,重點抓好主干知識和原理教學。要注意強化地理知識點的整合應用和地理概念教學,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全面理解,對重點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并形成專題,引導學生在自然、人文、區域地理之間構建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學會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觀點,熟悉世界地理區域,探討中國區域發展問題。
2. 加強閱讀、分析地圖和地理圖表,側重能力訓練
正確閱讀、分析地圖和地理圖表,既是培養學生地理基本技能的需要,也是促成學生正確答題的關鍵。地理試題的信息往往來源于圖表,針對問題設置情境,考查學生獲取、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學生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從圖中、資料中獲取有用信息,并加以分析。
3. 注意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學以致用
地理是一門與社會生產、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學習地理是為了能解決實際問題。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關心國內外時政大事,關注生存環境,關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地理事實材料,加強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與課本的結合。引導學生把所學的課本知識同實際相結合,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例如,根據氣象、地質災害的發生規律判斷季節。臺風、暴雨、洪澇和西南地區滑坡、泥石流多發時,為夏、秋季節??茖W家赴南極考察主要在11月至次年3月,北半球為夏半年;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擴大時為北半球的秋季(9~11月)等。在解題時,要善于從題干信息中找出相關的地理素材,用地理學科知識進行分析、闡述和評價,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地理信息處理能力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單純關注熱點。
4. 加強方法與技巧訓練,授之以漁
首先,加強學生審題的訓練和解題技巧的培養,注重解題方法的指導,突出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其次,幫助學生形成試題與教材的有意建構。在閱讀教材時,思考所讀內容可能如何出題,從書中讀出試題,將教材試題化;做題時,明確該題考查教材中的什么知識點,從教材的知識中找到答案,將試題教材化。第三,教給學生從題目、地圖、材料中獲取答案的方法和規律。第四,訓練學生答題時做到思路清晰、層次清楚,語言科學規范。得分率低的試題往往不是對思維能力要求最高的題目,而是對表達能力要求高的主觀題。地理高考對學科術語運用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高考題中問答題的答案用語表達通暢、科學規范且言簡意賅,是訓練學生規范答題的最好范例,值得教師與學生深刻研究。
當然,要提高學生解答試題的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應多提供些具體的、典型的試題案例,認真剖析解題思路,展示解題過程,總結解題方法,形成基本的解題“套路”,讓學生模仿——領悟——內化,形成能力,實現“解一題,得一法,會一類,通一片”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松年,王軍.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高中地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薛金星.高中地理解題方法與技巧[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
[3]李家清.21世紀教師教育系列教材·學科教學論系列——新理念地理教學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鎮江市丹徒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