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視初中政治的開卷考試在現實與理想間的差距,怎樣深化開卷考試,清除開卷考試產生的疲勞感,這是十分重要的。所謂開卷考試就是指試卷的試題是開放的,學生在考試時可以帶著書入考場,試題比較靈活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分析能力。
一、考試制度與分數對于學生的意義
(一)高分是好學校的保證
如今的中考越來越嚴厲,競爭壓力太大,但是重點的中學名額有限,高分就成了一個門檻兒。政治課本來是教育學生怎么做人,再怎么做學問的,可是很多家長覺得政治這門學科在中考中占的分數值太少。另外一方面這是一門開卷考試的學科,考試不用花太多時間。家長在注重孩子學習時,忽略了有關思想的教育。無論一個學生的道德方面有多么好,在分數面前他們永遠都是不公平的。
(二)考試制度不夠人性化
不少學生由于升學壓力,過早失去了靈性。雖然開卷考試有原則——有創新的學生可以多得分,但是實際這樣的學生很少能拿分,故而大部分的學生只能循規蹈矩地學習。很多教師喜歡把文字變成板書,鮮活的知識就會變成僵硬的條框。
二、初中政治課程考試改革的意義
目前初中的政治開卷究竟有何意義?不可否認自開卷考試以來產生了多方面的變化。先從開卷考試所能得到的利益方來看,開卷考試不但減緩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還緩解了他們的心理負擔。另外一方面,開卷考試的產生促進了教育方式的改革創新,更新了許多教師的教育思想。再從編寫的教材來看,出現了兩個轉變,其中一個就是模式的轉變,從教本轉向文本。另一個就是學習模式的轉變,由接受性轉向研究性。由此看來開卷考試的實施引起的變革,不僅改變了教學的方式,還為學生營造了可以學習的寬松氛圍。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種考試變革最終改變學習觀念和目的更新。
三、初中政治課程開卷考試的可持續發展
開卷考試雖然為我們打開了理想大門,但關鍵是如何使這種教育走到最后,在以后走得更遠、更深。教育的問題核心就是教學質量。反思開卷考試的持續發展是尤為必要的。
(一)始終堅定一個目標
隨著政治課程改革的推進,我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如果初中政治的開卷考試想要達成目標,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雖然現在我們面臨著一些開卷考試帶來的弊端,但是我們不能諱疾忌醫。對于開卷本身,需要一個過程。如果要清除傳統思想帶來的影響,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實現的。要是回到閉卷時期,埋頭苦干,廢寢忘食的學習也是不可取的。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歷史的變化,教育的利益主體者的需求應該適當、適時調整,在此過程中深化考試開卷的思想,盡量維護所有學生的、家長的根本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使更多的人對開卷考試有所擁護。
(二)始終把握住一個關鍵
但丁曾經說過,一個沒有知識的人可以由道德彌補,但是一個人如果道德不全是很難用知識來彌補的。由此可以看出育人有時比教書更加重要,教師要以育人為重。初中政治的本質就是教人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識。初中政治的開卷考試肩負著評價的功能,需要從人們的情感、態度等方面來考查入手。其中要突出學生的思想性,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毫無疑問地起到了潛移默化并且無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實際中的教學經驗表明,要不只能在知識性的基礎上突出注重思想性,要不就把知識性同思想性相分離開,無論哪點都背離了初中政治的開卷考試初衷。
當然,根據目前實行開卷考試得到的經驗來看,我們不能不看實際情況就過分夸大開卷的益處,以為開卷考試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在一切質疑之前要以開卷考試的實驗主體條件、各種環境、實踐內容為根本依據,提出的預期要切合實際,對于開卷的利處要有適合的判斷。
(三)始終保持一種激發動力
初中政治開卷考試的可持續發展如果是一條清泉,那么這條清泉的源頭活水就是現在的新課程改革。這次的基礎教育變革能否最終取得成功,是否能夠順利實現其預期的目標,不是單純的取決于受到教育各級主管部門的重視,而是依賴于社會的、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更重要的是取決于教師主體的變革意識是否覺醒了。
就這次初中思想政治的課程改革來說,最根本的就是考試方式的改革,由傳統的閉卷考試變成現在的開卷考試,這也是課堂教學、學習的方式變革。然而就教學成果而言,我們現在得到的結果是,舊的內容要想改變并不難,上一節新課改的公開課也很容易,但是難的是要讓老師做到每天都能用新思維來思考,用新方式來教學,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初中政治的開卷考試關于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是存在著很大的艱難險阻的。大眾的教育觀念正在不斷改變,對教育的相關評價機制也在不斷改進,同時教師也要加強推進政治課程開卷考試的動力。
(四)始終堅持優化環境
利于考試模式的改革和教師改變的各種外部環境都需要優化,如此才可以保障教學制度。教育部的行政部門為此要保證考試改革的某些后續工作,培訓教師,各司其職。不斷實施教研隊的各項建設,加強為開卷考試的人才提供人力與智力支持。
(濱海縣大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