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政治課教學的任務,概括地講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覺悟,這三者是有機的統一。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能力培養途徑是多方面的,其中課堂教學是關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能夠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筆者根據自己多年教學實踐,就開展中職學校政治課堂有效教學,提出一些認識,與大家交流。
一、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對教學提出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師明確教學重心、明確教學主線,開展預設與生成的依據,而且也是學生明確學習重心,豐富內容情感,提高自身能力的保證。因此,在備課時,我們應全面細致地研究教材,領會教材知識板塊設計的意圖,認真做好教學目標的設計,真正做到目標明確。
筆者以為,在設定教學目標時,只有在充分細致地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相關目標整合在一起,在教學中才能讓學生真正明確該課教學應掌握哪些知識,拓展哪些能力,培養什么情感,才能使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目標一致,形成合力,課堂教學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二、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過程,這不僅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與意識。有鑒于此,教師在編排課堂與教學程度時,應針對教學內容與政治課的學科特點,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創設積極的課堂教學情境。筆者經多年不斷的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程序安排:
程序安排:巧設→講授→遷移→討論→總結→拓寬
學生體驗:進入→自覺→發現→互相→體驗→鞏固
這種設計從師生雙方入手,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中,以學生原有知識為基礎,尋找新知識的增長點,使學生在開放、積極的情境下獲取新知識,發現新問題,找出新方法??沙浞终{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從而喚起學生對學習的強烈渴望和信心。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環節,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基礎。
三、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適當的教學方法,不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而且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重大作用。
怎樣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筆者以為,應在充分研究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適當選取。例如,概念性的教學內容,采用啟發式的講授法、談話法比較適合。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采用舉例分析法、調查法比較好。規律性的教學內容,更適合科學探究活動,可選取討論法、探究法較為適宜。總之,在教學中,凡是那些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引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
四、精心安排課堂訓練
加強訓練,是幫助學生消化鞏固知識的過程,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契機,也是提高學生覺悟的過程,是教學的目的和歸宿。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的重難點,精心設計練習題,習題應源于教材,又要活于、高于教材。教師在設計練習題時,應堅持以下幾點:
?。?)針對性的鞏固練習。這類習題較簡單,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如單選、填空、簡答等練習。
?。?)拓展延伸性的提高練習。教師在編制課堂練習時還要有所拓展和延伸。如多選題、辨析題、論述、材料分析等。
(3)反饋矯正。練習是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練習要根據習題難易程度,同時兼顧好、中、差三類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練習展示的機會。
五、引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探究性學習要求在探索未知問題的領域,通過學習活動中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收集和處理信息,從而構建知識結構,掌握政治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縱觀當今學生學習狀態:其一,學生學習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對老師有很大的依賴心理,在學習中多數學生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其二,學生學習缺乏探究意識,學習缺乏熱情被動接受,學生在政治課學習過程中問題的發現主要來自老師,為此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時機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討,不是一遇到問題就讓學生討論,而是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抓住適當的時機,組織學生研討。自主、合作、探究這種學習方式,需要正確的組織引導,不斷總結提高,才能發揮其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行之有效地為我們的政治課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ㄐ乱适新殬I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