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當代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課程已被納入到各個不同階段層次學生的必修課程中。圖形圖像處理作為計算機專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已經成為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必修課。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學以致用”,即畢業后可以把在校期間所學到的一技之長,直接熟練地應用到工作崗位中。那么,如何激發他們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興趣?如何將計算機課程與學生未來的工作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下面結合自己在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談談對中職院校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方法的思考。
一、“案例”教學法的探索
“案例”教學法就是把工具的應用融入到具體實例中,通過經常重復地在不同實例中使用,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從而達到對該工具由陌生到熟練的掌握。以Flash為例,在講到引導層的使用時,可以讓學生自己畫一些圖形圖像的運動軌跡(比如小球拋物線,小兔子跑跳等);在講到遮罩層的使用時,可以讓學生畫一下探照燈移動的效果等;再以AUTO CAD為例,在講到點、線、面等各類工具命令的應用時,可以結合螺母、桌凳、圓柱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來講解,真正把所學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樣,學生就會更深刻地感到這些軟件工具的使用離自己很近,做成后會很有成就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既體會到了學習圖形圖像處理軟件的樂趣,又牢固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二、以賽促學,多管齊下
針對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范圍廣、靈活性大等特點,老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輔助教學。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收集整理自己拍攝的一些各種類型的照片,當學生用軟件處理自己的照片時,會更有趣味。以Photoshop為例,當學生拿著自己的照片變換背景、增加各種特效時,他們會更深刻地感受到該軟件強大的實用性,同時也就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再如,老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適時地組織一些圖形圖像方面的競賽,可以由老師指定一個特定的設計主題進行設計大賽(例如,以Photoshop中的“濾鏡”為主題),由學生獨立或自己組建設計小組完成整體設計工作,并對所有作品進行展示,最后由學生自己投票評定比賽結果。實踐證明,這種“以賽促學”的教學方法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整個過程中通過實踐作業、團結協作、取長補短、作品欣賞等幾個環節既收獲了知識,又增強了思考、總結的能力,還培養了審美情操,可謂“多管齊下”,從而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新式教學法
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思維時常會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現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時,會思之無路、束手無策或思不擇路、急于求成,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計算機教學,特別是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重點。合適的教學方法可以啟迪學生的智慧,引導學生的思維沿著想象階梯拾級而上,創造出新的東西,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例如,學習photoshop中的畫筆這一工具時,在介紹完幾種常用的畫筆形狀后,我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軟件中所提供的畫筆工具進行自由組合,繪制出同學們自己所喜歡的圖案,效果很不錯,大家所畫的花、草、樹、人、藍天、白云等各具特色,有的同學構思還非常新穎獨特,甚至會創新出一些想象很奇妙的作品——比如給誘人的水果加上“眼睛”,給漂亮的花朵中央加上人物、動物的圖像等。這樣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既掌握了知識,同時又激發了他們的潛能,展示出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達到了結合運用、鞏固提高的目的。
四、將知識的學習與時代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
任何課程的發展都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計算機領域更是如此。對于圖形圖像處理的相關課程,老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隨時與社會發展的一些新事物緊密聯系起來,例如,當我國舉辦2008年奧運會時,可以把奧運五環旗、奧運吉祥物福娃等圖像標志引入課堂;當我國舉辦2010上海世博會和2011西安園博會時,可以嘗試讓學生畫畫世博會標志、園博會花卉圖案、吉祥物海寶等圖像。也許學生畫得不是很標準,很好看,但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這也是一種對國家大事的積極參與,把知識的學習和社會與國家的發展很好地結合起來,我個人認為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
五、使學生在進步中懂得——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是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發掘學生潛能的課程。不同的學生,思維不同、想象不同、創意不同,完成的作品自然也就不同。所以,我更加注意學生自身每一次作品的進步。同一個主題,會在不同的學生中產生多種不同的創意和作品,它們都是學生經過認真思考才完成的,在我看來各具特色,都很優秀,都應該得到老師的鼓勵。這樣才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讓他們在學習實踐中懂得,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們就會不斷地取得進步。
(同濟大學田蓉;作者系寧夏輕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