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具備戰略一致性的良好愿景能夠為公司增添高達17%的財務業績;只有10%的經理人本著愿景行動,30%的經理人拖延耽擱,20%的擺出超然姿態,還有40%的舉動則顯得煩亂;在敬業的員工中有88%認為自己能夠對公司產品質量產生積極影響,而在不那么投入的員工中僅有38%的人這么想;只有4%的英國工作者在工作中充分展現出自己的投入程度;沒有敬業的員工就沒有創新;公司的聲譽40%來自愿景,60%來自業績……這些數據說明,無論是對公司還是個人,愿景都應該受到重視。
愿景會帶給公司截然不同的氛圍。走進一家目標鮮明的公司,你立刻就能感受到空氣中充滿著活力、激情和投入,每個人臉上似乎都貼著鮮活的標簽,一目了然。而一家目標缺失的公司則會讓人留下散漫和倦怠的印象。
愿景是公司的DNA,公司存在的理由。如果在公司戰略中根植愿景,并在公司內外部進行妥善地溝通,獲得大家的理解,那么其必然成為公司的顯著競爭優勢。交流公司愿景同時也是經理人獲得股東信任、贏得聲譽的核心戰略工具。
愿景絕不僅僅是一種設想,它必須擁有內涵——戰略和相應的行動——以及鼓動激情和斗志的力量。而領導就是那個幫助全公司上下oo0qnilaPtkfqVn5AK7Hvw==明確共同愿景的人,并保證公司上下積極為愿景奮斗。
一般而言,成功的公司會以下述四種方式之一定義愿景。探索,這一類型的愿景包含著對新事物和創新的熱愛,賦予了很多科技型企業生命力。當然,探索新事物并不意味著要經常改變公司的發展路線。卓越,追求卓越的公司寧可拒絕客戶,也絕不就質量標準妥協。英勇,想想亨利?福特那改變了世界的汽車公司,還有比爾?蓋茨的微軟。利他,這種愿景通常體現為超過一般預期的個性化服務,以合理的價格提供產品,或者采用能改善生活的技術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