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家有隔夜糧,不當孩子王。”在學校里,只要提起班主任這個工作,所有的老師都會異口同聲地說:“班主任,太辛苦了!”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對這句話有著太深的體會,體會到了班主任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
回顧擔任2008級高針半年多的班主任工作,感受頗深,身心疲憊。可以說,從學生早晨起床收拾衛生到晚自習、就寢,作為班主任的我一直都在掛念。下班回家后還要擔心班上的學生會不會出什么問題,每當手機鈴聲響起,我的心就會猛地一縮。有的時候,真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幾半,一半留在學校備課,一半到班上看管紀律,一半給學生做思想工作,一半照顧家庭……那份責任所帶來的沉甸甸的工作壓力,一直壓在我的心口上。說實話,我們班的學生良莠不齊,有的學生學習非常刻苦,生活上勤儉節約;有的學生學習懶散,無集體主義觀念。正如個別學生調侃的那樣,2008級高針班就是一盤散沙。如何聚攏這盤散沙成為團結堅強的班集體呢?通過仔細觀察學生和交流溝通,我發現了班級存在的問題并對癥下藥。學生們個性獨立、吃軟不吃硬,對班級的事情漠不關心,對待個人利益斤斤計較。于是工作中我經常找學生談心、拉家常,摸清他們的思想動向和生活習慣,用愛心、誠心打動他們。
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溝通思想的橋梁。老師的愛心,如同陽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潤萬物,能給學生以溫暖,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作為班主任,我始終在班級里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心、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自己在班級中的一席之地。寒假過后,來自南方的學生王永濤沒有帶冬衣,在升旗儀式上凍得發抖,我看在心里,馬上勸他回班,事后又買來保暖內衣送他,后來家長發來短信感謝我,并邀請我去他們那兒旅游。為了讓家長放心,我告知了家長關于王永濤的情況。王永濤是走讀生,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宿舍單獨居住,我曾多次去宿舍看望他,了解他的生活情況,叮囑房東多照顧關心他。由于他單獨居住,早晨經常遲到,我就每天早晨6:30給他打電話,漸漸他養成了早起的好習慣。
少數學生有了好的轉變后,工作重點轉移到班級整體工作中去,教育學生要有集體榮譽感,要講團結,愛奉獻,學會換位思考,遇事多替他人著想,多看別人的優點,少一點偏見。班會是一個班的全體會議,它是側重解決班級學生思想實際、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主題班會是其中的一種形式。我經常利用每周一次班會的時機,組織大家圍繞“集體榮譽在我心中”展開討論。通過討論,提高了學生的認識。借學校組織運動會演講比賽等多項活動的開展,喚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先前學校的活動很少有學生參加,現在學生積極出謀劃策,踴躍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決定的。班干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的作用,我稱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開學第一天,我通過民主選舉的形式改選了新的班委,他們各有優勢彼此互補,班長高棟棟威信高,呼聲高,被定為班長,工作中協調能力強,責任心強,工作方法得當,做事從大局出發,為人耿直,很有親和力,為班級做了許多工作。團支書楊兆明,熱情、樂觀,遇事沖鋒在前,替我分憂。衛生委員李壘任勞任怨,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盡職盡責地做好班級的衛生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績。新組成班委的團結一心調動了每個班干部的積極性,在班內評先樹優活動中,找典型,抓典型,做楷模。班干部與同學成立了互助小組,實行班干部輪流值日制度,考評制度,采取優勝劣汰的機制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增強了我們班的凝聚力。
我的心血沒有白費,學生是善良的,他們感受到了我的良苦用心,他們用實際行動回報了我。每逢聽到2008高針班紀律嚴了,環境好了,班風正了,愛學習的多了,我就感到莫大的欣慰。因為我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所在,那就是參與學生的成長過程,在學生身上找到自己前進的動力,同時,自己也在享受這一過程,體會辛苦后的幸福。
我知道在我的教學生涯中,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我還要在班主任這個崗位上不斷地努力下去。有過艱辛、有過痛苦、有過迷茫、有過抱怨,但最終收獲的是一種幸福。現在,我會時不時地接到學生的問候電話或短信,聽著他們熟悉的聲音,分享他們的成功與快樂,我感到一種莫大的欣慰。正是班主任的這份辛苦,化作了雨露,滋潤了學生的心田;化作了陽光,溫暖了學生的心靈;化作了春風,吹開了學生的心扉,也正是這份辛苦,給我們帶來了真正的幸福。
(作者單位 山東省曲阜中醫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