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高中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而高三又因為其緊張而忙碌的學習給人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高三學習生活的緊張、忙碌和壓抑,是每個經歷過高中生活的學生的深刻感受。進入高三后,每個學生都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忙碌、拼搏著,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家長、老師和社會的關注。在如此大的壓力和關注面前,有些學生在心理方面出現了焦慮、抑郁、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的問題,進而影響到了學習成績的提高。這一問題,在我班今年畢業的張詩曼同學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三年來,張詩曼同學一直都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尤其是在高一高二學年,學習成績始終都在班級前五名,性格也比較開朗,很受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進入高三后,和其他同學一樣,張詩曼也鼓足了干勁,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去。但在開學一個月后,我發現了她的一些問題: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常會走神;上課時手和頭會不停地抖動;學習成績也有所下滑;任課老師也向我反映她作業經常做不完;家長也說孩子往家里打電話就哭,問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綜合這些情況,我斷定張詩曼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在心理方面出現了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這個問題不難解決,所以,我想和她聊一下,化解她心中的問題。
【處理方案】
整個高三一年,為了解決張詩曼的心理問題,我一共和她進行了16次談話,對任課老師進行了6次有針對性的交流,和家長進行了7次長時間的溝通。整個溝通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問題出現到一模考試。經過幾次談話,我逐漸摸清了她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進入高三前,她自己已經對高三有所了解,知道到了該拼搏的時候了,開學后的高三開學典禮、各科老師的囑托交代,更是使她鼓足了干勁。但隨著復習難度和深度的加大,她的頭腦中產生了一些揮之不去的問題:為什么別的同學回答問題總能對答如流,而自己卻看什么忘什么,連最基本的問題也不會了;某個很要好的同學成績越來越好,跟她問問題有時竟然說也不是很會,太自私了吧;做題的時候總是感覺自己的回答是錯誤的;中午和晚上在宿舍里怎么也睡不著覺,好不容易睡著了卻早早就醒了,導致上課頭腦不清醒。看來,張詩曼的這些問題,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導致的自卑、敏感、焦慮、恐懼。這些問題在許多高三學生身上都存在,只不過張詩曼表現的突出一點。因此,我從兩個方面著手解決問題。
一是多次與張詩曼談心,使其明確幾點認識:第一,這些問題并不是只有她遇到,大部分學生都有這種感覺,所以沒有必要過于關注,過于關注反而不好;第二,高考復習不可能面面俱到,每個知識點都抓住是不可能的,而高考只是對學生一般能力的考查,只要用心就會有進步,因此不要盲目地與同學比較,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礎,穩扎穩打,步步前進;第三,考試、測試會增強人的應試能力和技巧,但是也會使人產生怯場、緊張的心理,使人變得多疑,并不是別人不想幫你,而是她和你一樣存在疑問;第四,良好的休息、充足的睡眠是學習好的保障,睡不好覺也是心理壓力過大的表現,可以在晚上睡前跑跑步,使身體感到勞累,從而保證睡眠,另外可以通過加強日常的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保持上課時良好的狀態;第五,要樹立信心,自信是學習好的前提,要相信自己不會的,別人也不會。
二是與各任課老師加強溝通。使老師們明確張詩曼存在的問題,從各方面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樹立良好的精神狀態。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張詩曼同學的心態逐漸平緩,睡眠得到了改善,學習上也逐漸進入了良好的狀態,在第一次聯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班級名列第四。
第二階段:臨近放學的期末考試中,我發現張詩曼又出現了以前的問題,而且更加嚴重,整天悶悶不樂,顯得一點朝氣都沒有,學校每周進行的自主測試竟然不做或者做不完,成績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經過了解得知,有兩個原因導致了她情緒的反復。一是第一次聯考成績比預想的要好,因此她總擔心期末和高考考不好;二是老師和家長對她非常關心,尤其是家長幾乎每天一個電話、兩天就到校看望一次,她認為萬一高考考不好就對不起老師和家長。想不到這些因素不僅沒有使她的狀態得到調整,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針對這次的問題,我還是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讓她明確,要堅信自己的實力,在一模前狀態不好的情況下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充分說明自己具備實力,另外要轉移注意力,做好重點知識的復習。二是與家長溝通,要求家長也要擺正心態,自我減壓,降低對孩子的關注度,從而減輕學生自身的壓力。
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整后,在高考前,張詩曼的心態又趨于平穩,臉上也有了笑容,在整個高考過程中也始終保持積極而平和的心態。在考后的全班聚會中,她向老師們表示感謝,在老師們的幫助下,自己的心態已經調整好了,即使高考成績不理想,自己也會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復讀,以更好的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反思】
在整個高三一年的教學工作中,除張詩曼外,我班還有許多同學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下出現心態的反復,或過于緊張而患得患失,或過于放松而自暴自棄。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需要學生自己作出調整,更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關心和照顧,幫助學生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但是有時家長和老師的過度關注反而會給學生添加新的壓力,這就需要我們要對學生“辯證施治”,既要關注學生、解決問題,又要幫助學生調整心態、促進發展。此外,經驗固然重要,但也要因時而變,因人而變;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更應該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個緊張繁忙的高三,難免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學生,而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作者單位 甘肅省景泰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