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是前人創新的產物,數學知識源于創新,又能促使人們進行新的創新,創新思維寓于數學教學之中,數學教學能夠且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那么,在數學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
一、抓住心理特征,激發創新興趣
興趣是創新的源泉、思維的動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引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增強學生思維的內驅力,解決學生創新思維的動機問題。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征,加以適當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思維境界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為講而講,學生容易乏味,激不起興趣,在此情境下進行教學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給學生創設一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之中,賦予生命力,使學生在情境激發的興奮點上,尋求思路,大膽創新。創設問題情境就其內容形式來說,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實驗操作法、聯系舊知法等;就其意圖來說,有調動學習積極性引起興趣的趣味性問題,有以回顧所學知識強化練習的類比性問題,有與實際相結合的應用性問題等。
三、再現創新過程,培育創新思維
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重視結論的證明和應用,更要重視探索發現的過程,要讓學生沿著教師精心設計的一條“再發現”的道路去探索和發現事物變化的起因和內在聯系,用歸納類比等推理方法,從中找出規律,形成概念,然后再設法論證或解題。
四、尋找素材、時機,訓練創新思維
數學課本中大量存在著能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素材,應該把他們挖掘出來,不失時機地訓練創新思維。
1.利用一題多解,訓練發散思維
一題多解是訓練發散思維的好素材,通過一題多解,引導學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觀點分析思考同一問題,從而擴充思維的機遇,使學生不滿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
2.利用互逆因素,訓練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是在研究問題時從反面觀察事物,去做與習慣性思維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順推不行時考慮逆推解決,由此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事實上,正向思維定勢經常制約了思維空間的拓展,有時,正面解題很難,不妨改變思維方向,就會柳暗花明。
3.抓住分析時機,訓練聯想思維
聯想能使學生多角度地去觀察思考問題,進行大膽聯想,尋求答案。在教學中,教師應抓住有利于訓練聯想思維的時機,強化訓練。
4.抓住猜想時機,訓練靈感思維
知識是思維的基礎,人們總是通過知識去揭示、探索和認識未知事物,扎實的基礎知識、清晰的基本概念是創新思維的基礎。因此必須扎實地抓好基礎知識的教學和邏輯思維的培養。
(作者單位 河南省蘭考縣固陽鎮梁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