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貫徹實施素質教育,這是當前化學教師都在認真思考的問題。我認為要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作為教育者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
作為一名化學教師要具備堅實的科學素質、化學文化素質、化學實驗素質、化學技能素質、化學應用素質和化學思維素質。有了扎實的基礎,才能適應化學知識的急劇增長,才能掌握其規律,更好地掌握化學發展的方向。
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與其他學科聯系相當密切,數學、物理、哲學、生物、英語、心理學、邏輯學、美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在化學中廣泛應用。由于教師是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人才和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勞動者,因此,作為化學教師在教育、指導學生學習之前,自己應具備各領域的基礎知識,才能給學生起示范和指導作用。這就要求化學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完善和更新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教師要把教育作為自己所追求的事業去熱愛工作,去努力工作,而不能把教育看成職業來應付。對待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化學問題,即使不正確,也不要輕易否定,多鼓勵,同時要熱心查閱資料,力求科學、嚴謹,給學生一個滿意的回答。還要有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實事求是、平易近人、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提高教師在學生中的威望。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二、搞好“雙基”教學
初、高中化學教學大綱都明確要求:要以化學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為學生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要搞好化學素質教育,必須更新教育觀念。
大綱上所強調的“雙基”教學,不只是為了升學的需要,還要考慮到部分學生畢業后未能升學,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作為一個現代社會公民所應具備的化學基本知識和初步的化學科學素養。所以化學“雙基”教學必須同社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密切聯系,要使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重要應用,必須改變那種以應考、升學為目的,從課本到課本、從理論到理論的脫離實際的傾向。新大綱也一致強調:在化學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訓練他們的科學方法;培養他們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情感。這些都決定了化學教學的任務是,既要用化學基本知識武裝學生,也要使他們在思想、品德、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發展。
三、豐富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學生主動地參與,主動地獲取知識。注意引導和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科學發展的基本過程是:明確問題—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得出結論。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以實驗創設情景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和發展他們的觀察、實驗、思維、自學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化學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形式,教好化學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同時,要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相對寬松的環境,不對學生造成心理負擔,不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重視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發展,提供必要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保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課內外、校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全面發展教育與個性發展教育相結合,從多方面、多渠道開發學生潛能,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多樣化、多層次化的要求。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