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學是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發掘創造性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也是引導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的重要學習領域,那么在音樂教學中音樂藝術的創作、表演、欣賞等各環節都很好地體現了鮮明的創造意識和獨特的創造行動。
當然音樂教學對創造力的培養,首先需要音樂教學的創新,需要一種創造性的音樂學習。我們不希望看到,想學音樂而不愿意追隨舊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情景,所以我們的音樂教學必須創新。
一、教材的創新
21世紀世界教育正朝國際化、民主化、多樣化、現代化、民族化的方向發展。那么21世紀中國的音樂教學改革應該以素質教育為立足點,回過頭來,我們很清醒地看到以往教育在觀念上、方法上、模式上的陳舊。曾記得有位同學這樣說過:“老師,你不要教我們教材上的歌曲了,這些歌曲都老掉牙了,我們都不感興趣。”聽到這我心里不免有一些悲涼,我覺得音樂課堂教學中有些內容已不符合學生的胃口,被學生認為“不感興趣”,除了學生審美能力欠缺外,我發覺課本內的音樂教學也已滿足不了學生多方面的音樂需求,學生也有喜、努、哀、樂,酸、甜、苦、辣的感受,我們的教材所選歌曲雖然好,但也有點刻板、單調,學生難免會產生厭倦。所以我們的教材應創新,適當的創新和補充新的教材,使之能反映現代社會學生的生活情趣,以適應學生生活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
對于一個音樂老師來說,只有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才能培育出更具有創造力,鑒賞美的能力的人才,以前的課堂教學評價主體往往是老師,任何結果都必須由老師一人來判斷,這就忽視了學生的存在。而現在的教育我們把被動變主動,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老師要由原來知識的傳授灌輸到引導兒童主動學習,由原來的講授轉變為觀察、傾聽、指導和幫助。國慶節準備節目的時候有一個舞蹈是《十月是你的生日,中國》,在這個舞蹈編排前,我首先讓同學們聽了四遍音樂,然后讓同學們展開聯想的翅膀,發揮想象的空間來想象各種動作,同學們各抒己見,經過一次次篩選、改編、實踐、討論以及老師的指點,終于獲得了成功。演出時同學們那種自信、那種富靈性而發自內心的微笑,完全把自己融入優美的音樂中。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要勇于創新。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三、教學環境的創新
當代音樂教學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學環境的創新改革。我常聽到有的老師說:“音樂課就是一少部分學生的休息課”,這句話已經很好地說明了問題,不要把音樂課上成“講授式”“機械式”的課程。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創設更多的發展機會的同時,也要為同學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大部分人認為音樂課就是在教室里上,但不知同學們走出教室就像出籠的小鳥一樣,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唱歌、跳舞、做游戲,他們也想盡情地交往、表現,這種寬松和諧的氣氛有利于音樂情感的體驗交流,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和發揚。我們要盡可能地創造良好的環境。
音樂教學必須創新,創新是音樂教學改革的動力。只要我們加強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生動有趣,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體驗音樂,研究音樂,表現音樂,那么今后的音樂教育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人民路街道辦事處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