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蘇霍姆林斯基說:“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敗而告終的學校內許許多多的沖突,其根源在教師不善于與學生交往?!苯涍^多年的討論,在師生關系上似乎已經取得了共識,這就是師生之間應該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但是,置身于現實教學活動中的教師究竟怎樣做才能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
二、背景
我校的學生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個性張揚,還記得當初走上講臺,初次觸及那96雙純真稚嫩而又充滿渴望的目光的一瞬,我所有的希冀化成七彩粉筆,我知道這便是我的起點。我很自豪能為學生們的世界添抹一簇繽紛,這是多么賦有成就感的一件事。然而,作為一個新教師,當責任的擔子沉沉地壓在我并未完全成熟的肩頭的時候,當一個個不諳世事,調皮淘氣的孩子站在我的面前?;^的時候,我,一個對教育教學規律知之不多,對困難艱辛估計不足的我,才真正體會到教師平凡生活的滋味,體驗到其中的艱辛和壓力。
三、問題的提出
剛踏上工作崗位時,為了能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生的交流多是學習,漸漸發覺一個只會要求背熟、背熟、再背熟的教師,定會激起孩子們的傷心感,而然后便是內心的憤懣。是啊,如果教師的觀念還停留在傳統的家長式管理和封建性的師道尊嚴上,必然失卻親和力,我意識到更應走進這些個性鮮明的學生們的心靈里,我開始思考該如何面對我的這群小佼佼者們。
四、問題的解決
事件一:一天晚自習結束后,他還坐在位置上不動,別的同學早已不見了蹤影。
“怎么了?”我走近他,摸摸他那圓扁扁的腦袋。
“我……”話語被喉嚨口的一塊叫做酸楚的東西堵塞,圓扁扁的腦袋瞬時伏了下去,給我一個后腦勺特寫。
我放低聲音,軟軟地說:“怎么了?發生什么事了?能和我說說嗎?”
因為平日里和他交流較多,所以他抬起了圓腦袋,一行熱淚劃過他那紅潤的稚氣的臉,嘴唇嚅動了一下。在我熱切的目光下,他開口了。
“A老師說我無藥可救了?!彪S即又是一陣抽咽。
再次摸摸他那圓扁扁的腦袋,我開口了。
“你不是無可救藥的家伙,老師用的是激將法,你應該理解他?!?br/> 他望了我一眼,那眼神中充滿著困惑。
“不信?我覺得你不是不可救藥,關鍵那藥就是你自己,你要自救,懂嗎?”
此刻,他停止了嗚咽,靜靜地聽著。
“一個人不能總靠別人來拯救,其實最能救他的是自己。我就送你六個字——用自己救自己!你悟一悟吧!”
圓扁扁的腦袋做了個上下運動,眼鏡背后的黑眸不再茫然。
“回去吧!”
“老師你先走吧,我想靜一靜?!?br/> 此刻我不需多言,捧著一疊作業離開了教室。
第二天,一張笑臉又映紅了藍藍的天。
事件二:天氣越來越熱,教室內的溫度也陡然上升,晚自習開始了,可學生們個個靜不下心來,我決定起立、巡視。
他正專心致志地在桌上描畫著什么,全然不知我已走到他的身邊。也許是怕被同桌看見吧,他用日記本當掩護,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狹小空間里。
我俯下身,他感覺到了,本能反應,順手用日記本一擋。心虛地笑道:“老師,你別看!”這種表情,我怎能不看?我用雙手擎住他的手腕,悄悄地說:“站起來,乖!”
還算聽話,他縮起脖子(慣用的動作)老老實實地站了起來,我順勢坐在他的座位上,拿起日記本,看到了他的作品,圖文并茂:一輪彎月下,一婀娜少女,長發飄飄的背影,少女手中握著丘比特才有的箭,旁邊配以小文,曰:“我摯著弓/瞄準/那愛與恨的/靶環/殘月下/你握著我的丘比特之箭/折斷的/沒有滿月/殘缺……”
我沒打愣,拉近他,說:“知道嗎?桌子也是有生命的,你在它身上涂鴉,他會疼的!”
站起身,示意他坐下。
“快擦掉吧!”
他馬上拿起橡皮,擦得一干二凈。
經過這兩次事件的處理,我發現一個教師不僅要讓自己的學科充滿情味,用充滿感情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情感,以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以體態語言去影響學生,達到心與心的交流,更應用自己的熱情和溫情去點燃學生的心燈,因為“唯真情,才能令人嘆服?!比缃?,我用真誠換取了孩子們的信任,用愛心呵護著他們成長。我深刻地領悟到:教師的價值只能通過學生去延續和兌現。
五、漫想
一顆心靈就是一片蘊藏著無盡寶藏的海洋,教師所應做的是用溫情、熱情和真誠去構建親和力。
溫情,就是愛字當頭,用濃厚的愛意和真切的期待感化學生,做到三個字“愛、尊、平”。從學生方面看,由于他們年輕幼稚,有的容易沖動;有的性格孤僻,面對這種種問題,溫情能增添師生間的親和力,溫情里有精心的教育意圖,因為溫情是以柔克剛,他的施教必須有恰當的角度和時間,教師要精心選擇時機;溫情里包含了教師的氣質和涵養,是教師內在美的一種體現。
熱情,就是教師始終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朝氣蓬勃的精神、平靜幽默的情緒、寬容大度的胸懷;始終微笑著面對學生。要堅持用這種狀態去感染學生,在學生面前始終充滿自信和朝氣,與充滿朝氣的學生形成共振,構建自身獨特的魅力。有了這種魅力,在突發事件面前,我們就不會感情沖動“因怒而濫刑”失去常態;在有缺點或失誤的學生面前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處理問題就會有分寸、有節制、有辦法。
真誠既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應備的品質,更是教師應有的美德,是教師親和力的核心。真誠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態度、一種情感、一種體驗、一種信念。因而,真誠不是通過簡單模仿,也不是通過理論學習所能獲得的。真誠地對待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真誠。即使是一些道德訓誡的話語,如果是發自你內心的精神世界,是充滿你的信念的崇高精神,那么,這些話語也會像磁石一樣,對于那些不信賴你的人產生吸引力,就會成為他們的支柱和指路明燈。真誠需要的首先是勇敢地面對自己,沒有任何虛偽和造作。美國教育家羅杰斯曾說:“當我如實地表現自己時,當我不必帶上盔甲去比試,當我是無所顧忌地出現時——當我能接受這個事實:我有許多缺點和錯誤,這時,我就能更為真實?!碑斦嬲\成為我們的思維,融入我們的教學生活,我們的親和力便真正擁有了。
不管何時,我都要把全部的真情交給講臺下面的學生。是滴水,那大海是其向往;是粒土,那高山是其理想。我是一名教師,我要用我的熱情和努力執著地延續和完成我的夢想。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常青藤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