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中、美、日、韓四國專家對上海一節早期教育活動課的評價中,發現了我國幼兒園早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深度反思各個國家的早期教育觀念,借鑒各國先進觀念引導下的先進經驗,啟示我國幼兒園的早期教育。
關鍵詞:早教活動;評價;反思;啟示
一、概述
早期教育是指從出生到學齡前這個階段對兒童進行合乎科學規律的教育、訓練和保育,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早期教育有利于嬰幼兒認知能力、社會情緒、個性行為的發育。對嬰幼兒進行早期教育是必要和重要的。因而早期教育活動設計應從嬰幼兒的生活出發,構建一種對嬰幼兒有意義的、真實的、開放的、自然生態的課程,提供多種健康的、豐富的生活和積極的、多樣性的、富有營養的、充滿刺激的、能產生交互作用的活動環境,來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嬰幼兒進行“量”的學習,并通過有意義的學習,實現嬰幼兒“質”的發展,體現全面教育的真正價值。
基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世界各國已紛紛開始行動。然而各個國家的早期教育觀念也有所偏重,從各個國家專家對上海某幼兒園一節早期教育活動的評價中,我們可以略見各國“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早期教育觀念。
二、案例及評價
案例:玩報紙
情景:一名教師帶領10名2~3歲的托班幼兒一起活動,教師帶領幼兒“玩報紙”,引導幼兒有步驟地玩報紙。教師提問的基本侯答時間為1~2秒。
活動是以廢物利用為主題,從孩子很熟悉的生活中選題,根據2~3歲幼兒喜歡做簡單的勞作活動和動手操作的游戲的特點,創設了一種自然真切的環境,讓孩子在玩中學,在游戲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整個活動中教師和幼兒的情緒都相當好,教師和孩子都很興奮。初看起來這是一次很成功的活動。且看各國專家的評價:
美國專家:問題不具開放性,侯答時間不足,沒有給幼兒開放的問題和有效的思考時間。對孩子的關注不夠,發現有一個孩子情緒不好,但是老師沒有及時關注、及時調整。
韓國專家:師幼比例1∶10太低,教師一個人,無法關注到所有的幼兒,當教師對幼兒的關注力沒有那么高的時候,就不能說關注到孩子,要知道孩子才是活動的主體。
日本專家:孩子的這一年齡段正好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教師對幼兒語言輸出的引導還是不夠,應該讓幼兒多一些語言、多一些思考,對于一個球怎么玩,可以加入一些社會規范在里面,就可以減少幼兒之間爭玩球的紛爭。
中國專家: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一直都處于運動狀態,情緒高昂,建議活動設計中注意動靜交替,不要讓孩子的情緒過于亢奮。在玩報紙之前應先確認報紙是不用的,可以隨便玩,這樣才能體現出是廢物利用,否則,無廢物何談利用。最后的結尾太倉促、牽強,有點走步驟、卡時間的意思。
三、總結及反思
從專家們的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出各國對早教的觀念各有偏重。案例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并不是一個個例,而是大多數幼兒園老師在活動設計和實施中的一個共性問題。
美國早期教育非常注重教師的提問是不是開放性的,能不能拓展孩子的思維和想象。美國教學法專家斯特林.G.卡爾漢認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師的提問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幼兒的學習,什么樣的提問能真正發揮幼兒的主體性等等,都值得我們深入的思考。
日本和韓國的早期教育都比較重視高的師幼比例,重視教師對每個孩子的關注度和優厚的早教政策。
日本保育收費與家長收入相關,對于年薪低于100萬日元的家庭,孩子的保育實行免費。2005年2歲孩子的入園率達26.3%,師幼比例較高。1歲以下的師幼比為1∶3,1~3歲的師幼比為1∶6,并逐步希望將其調整為1∶4,足見日本對0~3歲兒童教育的重視。
韓國政府和教育部門規劃到2010年實現0~5歲的嬰幼兒保育全面免費,目前的師幼比例0~1歲1∶3,1~2歲1∶5,2~3歲為1∶7,較高的師幼比為高質量的保教提供了保障。
在教育內涵方面,日韓兩國有許多不是國內一般幼兒園能及的地方。在孩子耐心、愛心、平常心等方面的啟蒙上,給予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例如,他們的教育者從不居高臨下訓斥孩子,而是和孩子拉著手說話,在這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孩子有自信,能獨立思考,并且在未來社會有一定的創造精神和競爭力。處于這樣的政策和理念,日本和韓國的專家們對我國偏低的師幼比例表現得相當敏感,他們反對教師對孩子的高強度的控制。具體到活動上,他們認為,教師不給幼兒足夠的主動性,實際上是把幼兒看成缺乏經驗和能力的個體,沒有把他們放在平等的位置上,過于低估了幼兒的能力。
對我國而言,專家理念和國外差異不大,但是因為我們的人口基數大,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有偏差,依據我國的國情,師幼比例根本無法跟其他國家相比。與此同時,交互體驗和靈敏視覺要求成為我們中國幼兒教師應該必備的素質,關注師幼情緒體驗的動靜結合、緩急交替和教師對幼兒的敏銳度便提上日程。
各國專家對“玩報紙”這一活動案例的評價,反映出各國的早教政策和早教理念,對于不同國家的政策和理念,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之說,各國的早教均從自己的基本國情出發,制訂相應的早教政策和早教方案。我國的早期教育起步比較晚,我們在立足本國國情、發展中國特色早教的基礎上,可以相應的吸取國外早期教育的先進經驗,以促進我國早期教育又快又好的發展。
四、啟示
從這次早期教育活動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僅僅是個案,而是我們幼兒園活動設計和實施中存在的共性,從專家們的評價和建議中,我們可以從提問方式和師幼比例方面獲得一些啟發,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我們早期教育的質量。
(一)提問方式——適時靈活提質量
1.提什么
(1)一個好的問題首先應該是難易適度的問題。教師提出的問題既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