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是語文課的重要使命,而且不是局限于親情、友情、愛情的教育,還有超越于這些情感之上的、基于人間“同情”的大愛教育。可惜我們的很多老師忽略了它,把語文課上成了純粹的知識課、語言課、說理課,而置學生的情感教育于不顧,看著語文教材上一篇篇形質兼美的文章,我們怎忍心荒蕪了學生的心田?老師是架起學生和教材的橋梁,如何觸動學生的感情,走進學生的感情世界,從而實現語文學科的情感教育意義呢?我有以下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找準感情的切入點
人的感情世界是最為豐富的,只有人能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感情,也只有人能盡善盡美地領悟對方的感情。作為小學生,他們在閱讀中不可能一下子就切中要害,也不可能自始至終隨著作者的感情脈搏一起跳動,這就需要老師適時地把學生引入情境。
二、抓牢情感的結合點
我們在學習一篇篇聲情并茂的文章時,要引導學生由人及我地比較聯想,從而對學生的身心產生影響。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需要一定載體的激發,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誘發學生的潛力,激發情感的共鳴。
讀完《黃紗巾》之后,我組織學生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你贊同小女孩拒絕接受自己渴望已久的黃紗巾的做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突然我把矛頭一轉:美好的事物是否擁有才是幸福?戀愛是刻骨銘心的,能不能隨隨便便地釋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小學生?同學們一個個顯得很矜持,但我讓他們在心靈深處告訴自己:青春是美好的,切記不要把青春的萌動當作愛,愛是一種純真的感情,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的。小學生年齡上還未成人,心理上還不成熟,經濟上尚未獨立,怎敢斗膽闖入禁區呢?我想這樣的自由討論勝于生硬的說教,使他們在情感深處發出震顫。
三、把握感情的升華點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規定的教學原則之一是語文訓練和思想情感教育相統一。情感教育滲透在各個學科中,比較而言,語文學科是情感滲透的最有效和最得力的一門學科。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滲透,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庇谑撬坪跚楦薪逃蚕鄳獣@得容易一些,只要將心比心,以情換情就可以了嘛;但其實深究起來,情感教育要有實效,也并不是那么簡單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蔽覀兂Uf,語文課是講感情的,在語文課堂上,情感教育無時不在,自覺不自覺地,我們都在這樣做著。而怎樣把握好它,讓學生擁有完全人格,則又是需要我們好好地用心用力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在語文課情感教育的道路上協作接力、不懈前行!
?。ㄗ髡邌挝?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豆腐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