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發學習興趣,變機械重復為快樂實踐
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枯燥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長此以往,對語文學習的厭倦就在所難免,語文教學當然就難于逃脫費時低效的窘迫。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個位特點以及認知水平,我設計了許多作業練習。有的是隨堂練習,有的是課前的預習,更多的是學習課文時的動手動腦作業。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許多實踐性很強的作業常出現在我的課堂。
二、重視學習主體性,變硬性統一為自由自主
1.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
“自主”應當成為小學生語文作業設計的重要原則。教師應該針對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設計作業,增加作業的可選擇性。我們可以把作業設計成“快餐”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選擇。如A套餐的題型靈活多樣,偏重于理解、想象、運用;B套餐的題型較A套餐要低一層次;而C套餐多為比較簡單的鞏固性作業。這樣的作業布置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同時,學生又具有好強的心理,一部分學生會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另外,在作業形式上也要多樣化,使作業從“寫”的單一形式中走出來,聽、說、讀、寫全面開花,將聽、說、讀、寫與演、唱、面、制作、游戲以及參觀、訪問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結合,讓作業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2.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方法
一刀切的作業往往增加后進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果學生自己選擇作業,就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另外,對于作業,過去片面強調獨立思考,沒有把“合作”作為必要的素質來培養。自主性的作業應當允許學生選擇完成的方式,可以在與爸爸媽媽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三、多種學科整合,變封閉性作業為開放性作業
學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課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導思想,學科整合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作業改革中,我們可以把美術、音樂、思品、英語以及信息技術等學科與語文學習整合起來,使他們都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綜上所述,作業的變革是為了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主動發現和探索問題;是為了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作業改革要踏踏實實地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成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活動,成為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體驗成功樂趣的活動。
(作者單位 山西省潞城市店上聯校)